-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象升所作的《过黄粱祠》。诗中借用了“卢生梦”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世有卢生梦”,引用了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卢生的人在道士吕翁的帮助下,在一梦中体验了从贫贱到富贵的人生历程。诗人在这里提到这个典故,似乎是在暗示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
接着,“我梦卢生即此身”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卢生的经历联系起来,仿佛自己也做了一场梦,梦中体验了人生的起伏变化。这种自我投射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今古谁醒复谁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清醒地认识自我,又有多少人在梦中迷失?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思,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
最后,“吕翁同作梦中人”一句,诗人将自己与那位传说中的道士吕翁并列,意味着他不仅在梦中体验了人生,还与智慧的象征一同存在于梦的世界。这既是对自身智慧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精神超越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过黄粱祠》通过巧妙地运用“卢生梦”的典故,探讨了人生的真实与虚幻、清醒与梦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认知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驾部王子督楚学
中兴文运应图开,声教遥知薄海回。
共看济济多周士,更道彬彬悉楚材。
楚乡今上龙飞地,代来总是攀鳞起。
里社鸣时河正清,銮舆幸后云常紫。
骚坛屈宋本称雄,谁为操斤向郢中。
明堂岂羡菁茅贡,江汉先歌棫朴风。
奉扬德化劳宸眷,蜀郡王褒被嘉荐。
藻鉴曾推吏部郎,才华况属瀛洲彦。
君不见伯乐不生良骥缺,钟期死后朱弦绝。
曲学翻为弟子嘲,离经徒守迂儒说。
作范如君夐出伦,文从三变一朝新。
道傍散木犹蒙顾,径里幽兰并沐春。
寄言和氏私相喜,千载今逢辨玉人。
天津
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
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南北泻两河,吐纳百川细。
挽漕日夜来,贡赋无留滞。
重臣镇其间,鼎足分宣蓟。
岂惟念输将,隐然存大计。
孽盗踵巢芝,共主非幽厉。
曾无一矢遗,歘启都城闭。
马嵬止元宗,曹阳宿献帝。
虽云两日程,乘舆岂能诣。
先帝一出宫,洞然知国势。
与其蹈危涂,不若宫中缢。
呜呼事一乖,宇宙遂颠蹶。
开府固庸才,奉头竟南逝。
侈言曲突谋,纵有亦奚济。
何人为史官,直笔扫芜翳。
登陴望九门,临风洒哀涕。
诣静安庄奠酒恭奉皇太后懿旨以中宫久虚宜行册封之礼岁月既易吉庆臶临勉遵慈谕益眷芳踪将颁明诏奠以申怀
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
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
上以奉慈宁,下以率九位。
惟此蘋蘩重,义不容虚置。
十行伫颁诏,百感纷萦思。
彷佛凤帏前,翻然来相慰。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赐第在东安门内迤北朕命将作为之经理今奏凯还朝适届落成为纪一律赐之
票姚赐第落成新,歌凯归来得意春。
上将鹰扬今奏绩,诸军凫藻久怀仁。
攸芋君子熊罴梦,毕骇酋涂匍匐臣。
从此坐调熙世鼎,敷予教泽万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