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其一》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于此忘我,从谁尺直寻。

事来千万种,人有两三心。

自守藩篱小,犹能井臼任。

过时不采,吾与菊花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采(bù cǎi)的意思:指不采取行动或不接受事物。

藩篱(fān lí)的意思:指用来限制或保护某种事物的界限或规则。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井臼(jǐng jiù)的意思: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三心(sān xīn)的意思:指心地纯正,心思专一,心意坚定。

守藩(shǒu fān)的意思:守护边境的重要责任

忘我(wàng wǒ)的意思:忘记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某项事业或活动中。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自守(zì shǒu)的意思:指保护自己,守住自己的领土或利益,不受外界的侵犯。

翻译
在这里,我忘却了自我,不知从何处寻找公正的标准。
世事纷繁复杂,人心各异,各有各的想法。
即使身处狭小的境地,我依然坚守职责,承担日常劳作。
虽然时过境迁不再被采纳,但我仍愿与菊花共饮。
注释
于此:此处。
吾忘我:我忘却自我。
尺直:公正的标准。
事来:世事纷至沓来。
千万种:各种各样的。
人有两三心:人心不一。
自守:坚守。
藩篱:界限或小环境。
井臼:日常劳作,如汲水和舂米。
过时:时过境迁。
采:采纳。
菊花斟:与菊花对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德孺感兴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心境,展现了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坚守。"于此吾忘我"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某种境界中,忘却自我;"从谁尺直寻"则暗示了他不执着于世俗的标准,而是追求内心的直觉。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世事纷繁,人心难测,而诗人选择保持简单的生活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承担起日常琐事。最后两句"过时虽不采,吾与菊花斟"则以菊花自比,寓意即使岁月流逝,自己依然保持高洁的情操,独自品茗自乐。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怀之作,体现了黄庭坚的清高品格和淡泊人生观。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渔家傲·系国安危还故老

系国安危还故老。
鹤书赴陇行当到。
多谢不遗敦雅好。
应信道。
年高德劭如公少。
尊酒论文聊一笑。
肯将苦语夸危了。
落笔君房天下妙。
环窈窕。
清歌一曲渔家傲。

(0)

南歌子·扇里薰风细

扇里薰风细,壶中化日长。
榴花高下照红妆。
花外云飞馥郁、水沈香。
新竹轻储粉,流莺巧弄簧。
不知何处是华阳。
应有千年白李、荐霞觞。

(0)

渔家傲·老老恩波今及老

老老恩波今及老。
诏书前日新颁到。
视膳慈宁先嗜好。
隆孝道。
慕逾五十前王少。
想见天颜温色笑。
东朝上寿称觞了。
易俗功深神且妙。
来窈窕。
德齐任姒消骄傲。

(0)

南歌子·角簟横龟枕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0)

南歌子·玉露澄天宇

玉露澄天宇,金风净月华。
满庭秋色木犀花。
记得谪仙初下、五云车。
才业追前辈,人门属当家。
寿觞无惜醉流霞。
闻说姓名潜护、有笼纱。

(0)

西江月·磨急锯霏琼屑

磨急锯霏琼屑,汤鸣车转羊肠。
一杯聊解水仙浆。
七日狂酲顿爽。
指点红裙劝坐,招呼岩桂分香。
看花不觉酒浮觞。
醉倒宁辞鼠量。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