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陈 能 之 宋 /吴 芾 乌 府 延 登 鶱 谔 臣 ,共 知 吾 道 一 时 伸 。方 陈 谠 论 来 裨 国 ,还 守 清 规 去 洁 身 。峨 豸 岂 能 忘 去 佞 ,凭 熊 聊 复 试 临 民 ,颇 思 一 见 论 心 曲 ,同 醉 梅 花 烂 漫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谠论(dǎng lùn)的意思:指正直而有见识的言论或意见。
方陈(fāng chén)的意思:指直言不讳,毫不隐瞒地阐述事实真相。
复试(fù shì)的意思:指对已经通过初试的人进行第二次考试。
謇谔(jiǎn è)的意思:形容言辞直接、坦率,不拐弯抹角。
见论(jiàn lùn)的意思:见解或意见相左,互相辩论。
洁身(jié shēn)的意思:保持清洁,摒弃污秽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临民(lín mín)的意思:临近百姓,表示领导人亲近民众,关心民生。
论心(lù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对他人的内心感受或意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凭熊(píng xióng)的意思:依靠熊来进行行动或取得成就。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清规(qīng guī)的意思:清规指的是清晰明确的规矩和纪律。
同醉(tóng zuì)的意思:指与某人一同沉醉于某种情感或境地。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乌府(wū fǔ)的意思:指黑暗的官场、权力腐败的政府机构。
心曲(xīn qǔ)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或意愿。
延登(yán dēng)的意思:指拖延、耽搁、推迟。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醉梅花(zuì méi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情绪或境遇如醉如痴,心旷神怡。
- 注释
- 乌府:指朝廷或官署。
謇谔臣:直言敢谏的大臣。
吾道:正义之道。
伸:伸张。
谠论:正直的意见。
裨国:辅佐国家。
清规:清廉的准则。
洁身:保持自身纯洁。
峨豸:比喻高官,如獬豸(古代神兽,象征公正)。
去佞:去除奸佞。
凭熊:比喻担当重任。
临民:面对百姓。
论心曲:深入交谈内心想法。
梅花烂漫春:梅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美好。
- 翻译
- 乌府中欢迎直言敢谏的大臣,共同期待正义之道得到伸张。
他们提出正直的意见以辅佐国家,同时坚守清廉的准则以保持自身纯洁。
即使身居高位,怎能忘记去除奸佞,凭借熊的力量(比喻担当重任)再次面对百姓。
我渴望能与他们深入交谈,共享梅花盛开的烂漫春光,畅谈内心的想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寄陈能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表达对友人陈能之的思念和赞赏。
“乌府延登謇谔臣”一句中,“乌府”指的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很可能是用来比喻高官或尊贵的地位。"延登"意为升迁或提升,"謇谔臣"则形容一个忠诚而有智慧的臣子。整句表达了对陈能之在仕途上的晋升和其品格的肯定。
“共知吾道一时伸”这句,"共知"意味着共同了解或认识,"吾道"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志向、主张或者行为准则,"一时伸"则是说这些在当下得到了展现和实现。这句话表达了对陈能之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理念的欣慰。
“方陈谠论来裨国”这里,“方陈”可能指的是正在陈述或提出某种议论,而“谠论”则是指那些正确而有见地的讨论。"来裨国"则是一个古代的地名,用来比喻一个理想或者高尚的地方。这句表达了对陈能之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给予高度评价。
“还守清规去洁身”这句话中,“还守”意为仍然坚持,"清规"指的是纯洁的法则或准则,而“去洁身”则是形容通过遵循这些法则来保持个人的纯洁。这句表达了对陈能之能够坚守高尚品德并保持自身纯洁的赞赏。
“峨豸岂能忘去佞”这句诗中,“峨豸”是一个形容词,意味着严峻、威猛。"岂能忘"则是说不可能忘记,而“去佞”意指远离谄媚或阿谀。这句话表达了对陈能之坚守正直,不被世俗所动摇的赞扬。
“凭熊聊复试临民”这句中,“凭熊”形容一个人的威严像熊一样,"聊复"意为偶尔、稍微,而“试临民”则是说试着去治理或者管理百姓。这句话表达了对陈能之的能力给予肯定,即使他能够以一种温和而又坚定的方式来处理国事。
“颇思一见论心曲”这句诗中,“颇思”意味着常常思考,"一见"则是希望有一次机会去见到,而“论心曲”是指探讨或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与陈能之再度相会的渴望,并且期待能够深入了解他的内心。
最后,“同醉梅花烂漫春”这句中,“同醉”意为共同沉醉,"梅花"常用来比喻高洁和清新的品质,而“烂漫春”则形容春天美丽而又丰富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与陈能之共度时光、享受自然美景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陈能之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高尚品德的珍视,以及对于共同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