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王京兆·其三》
《上王京兆·其三》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大道周庐帝京怪来无讼里闾清。

数行诏令家家有,到处如逢大尹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尹(dà yǐn)的意思:指权力大、地位高的官员。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帝京(dì jīng)的意思:指帝王的京都,也泛指皇帝的宫殿。

怪来(guài lái)的意思: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事情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里闾(lǐ lǘ)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诏令(zhào lì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法令或命令,也泛指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

周庐(zhōu lú)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中安居乐业,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京城治理的清明与和谐景象。诗人赵鼎臣以“上王京兆(其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府政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首句“大道周庐满帝京”,描绘了京城宽阔的大道上,四周建筑整齐,整个都城充满了秩序与繁华。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繁荣,更暗示了良好的治理和稳定的环境。

“怪来无讼里闾清”,“怪来”二字表达了一种意外之感,即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竟然很少发生争执或诉讼,邻里之间关系和睦,社会风气良好。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得益于政府的有效治理和公正执法。

接下来,“数行诏令家家有,到处如逢大尹行”,进一步说明了朝廷的政策深入人心,诏令不仅广泛传播,而且在民间得到了积极响应。无论是皇室的旨意还是地方官员的巡视,都能得到民众的尊重与配合,展现出一种上下一体、政通人和的社会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的治理成效,赞美了当时政府的治理智慧和民众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宋代社会相对稳定、文明进步的一面。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登雨花台

雨花夫何为,舍利亦虚耳。

不见旧时台,空见台基址。

(0)

舟中重阳次至德韵

舟泊渡头别路长,况逢重九寓他乡。

一江波影依谁碧,两岸菊花为我黄。

凉露沾衣唫里句,轻风落帽醉边觞。

客中也得清平乐,万岁惟应祝圣王。

(0)

上贤侯祷雨有应

圣代安边信有神,阴灵也为作为臣。

祸淫岂害称慈母,福善偏能爱子民。

一水祷来晴亦雨,群鱼跃处暖生春。

贤侯此日慇勤谢,曾借馀波洗旱尘。

(0)

早朝谢恩即事

玉河桥畔夜将阑,流水声中月半弯。

几曲清歌赓乐府,一天光景净尘寰。

六龙驾下丹霄近,五凤楼前玉笋班。

共拜丹墀瞻咫尺,感恩犹恐报恩难。

(0)

送林省祭还乡

乌纱才见一冠峨,画鹢俄闻两棹歌。

淮水北来开冻早,越山南去受春多。

不须歧路萦新柳,好向家林养旧柯。

榱桷栋梁均有用,棆才未必计如何。

(0)

途次闻蝉

声咽高低拨不平,凄凄浑似诉平生。

缓随风势千般巧,暗逐花香一味清。

杨柳曲中时弄笛,鹿鸣歌里听吹笙。

虽然树底栖鸣隐,争似鹏抟九万程。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