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先向东郊去,稻滑蔬肥百不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刘 子 野 送 别 韵 宋 /项 安 世 贾 谊 莫 思 行 说 背 ,陈 汤 空 想 郅 支 头 。子 规 枝 上 三 更 觉 ,白 鹭 山 前 万 事 休 。櫜 矢 戢 戈 歌 四 夏 ,带 牛 佩 犊 免 防 秋 。一 犂 先 向 东 郊 去 ,稻 滑 蔬 肥 百 不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戢戈(jí gē)的意思:收起兵器,停止战斗。
空想(kōng xiǎng)的意思:指思想空虚,脱离实际,缺乏实质内容的想象。
佩犊(pèi dú)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像母牛犊一样纯洁无瑕。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行说(xíng shuì)的意思:指言语的表达,即说话的行为。
郅支(zhì zhī)的意思:郅支是一个古代的姓氏,现在用来形容人的举止或言谈举止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带牛佩犊(dài niú pèi dú)的意思:比喻帮助、辅助年幼或不懂事的人。
- 翻译
- 不要再去想贾谊的行事准则,陈汤也只是空想郅支王的下场。
夜半子规啼叫在枝头,白鹭山前仿佛一切归于宁静。
放下武器,歌唱和平,度过四季的安宁时光,无需防备秋季的战事。
驾着牛车,带着小牛,前往东郊耕田,稻谷丰滑蔬菜肥美,心中无虑。
- 注释
- 贾谊:西汉政治家贾谊,这里指代遵循古人的智慧。
行说:行事准则。
陈汤:西汉将领,曾攻杀郅支单于。
郅支头:郅支单于的首级,象征征服和胜利。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厉,常引申为哀愁或警醒。
三更:夜晚的三更时分。
万事休:一切事情都停止,平静下来。
櫜矢戢戈:收藏箭矢,收起兵器,象征和平。
四夏:四季。
防秋:防备秋季可能的战争。
东郊:城市的东郊,农田所在的地方。
稻滑蔬肥:稻谷饱满,蔬菜肥美。
百不愁:没有任何忧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刘子野送别韵》,通过对贾谊和陈汤的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宁静与自适之情。首句“贾谊莫思行说背”暗示不必过于忧虑仕途挫折,如同贾谊不必沉溺于过去的失意;“陈汤空想郅支头”则借陈汤的英勇事迹,表达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许,同时也暗示不必过于执着于他人的成功。
“子规枝上三更觉,白鹭山前万事休”描绘了深夜时分,子规啼声和白鹭栖息的宁静画面,寓意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平静;“櫜矢戢戈歌四夏,带牛佩犊免防秋”则以农事生活为喻,希望友人能过上悠闲无虑的生活,无需担心战事或官场纷扰。
最后两句“一犁先向东郊去,稻滑蔬肥百不愁”,直接描述了农耕生活的惬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田园、享受丰收的祝愿,流露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生活情境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宽慰与祝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理想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