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愁愤(chóu fèn)的意思:形容极度忧愤或愤怒的心情。
干城(gā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用来比喻坚强的意志和才干。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画旗(huà qí)的意思:指虚构事物,没有实际存在的东西。
焦烂(jiāo làn)的意思:形容物体被火烧得焦黑、烧坏。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上苍(shàng c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神明,多用于表示对神的敬仰和对命运的依赖。
诗卷(sh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气势磅礴的诗句或文章。
受制(shòu zhì)的意思:受限制或受制约。
信经(xìn jī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银髯(yín rán)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变白,如银丝一般。
玉辂(yù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乘坐的华丽马车,比喻权势显赫、富贵荣华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呈郑方伯祖琛即题其诗卷》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秋潮、战台、诗卷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期待。
首联“秋潮沸堞画旗开,玉辂银髯上战台”,以秋潮翻滚、画旗飘扬、玉辂(帝王所乘之车)与银髯(形容年长者)并置于战台之上,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战争氛围,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颔联“不信经筹多受制,但留诗卷亦堪哀”,表达了诗人对于策略屡遭挫折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作品在困境中所能带来的慰藉的肯定。这里“诗卷”不仅指具体的书籍,也象征着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
颈联“胸中愁愤聊资吐,眼底干城几辈才?”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愤慨,同时对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尾联“海上苍生焦烂后,隔江犹望谢安来”,借用历史典故,将当前的国家危机与古代名将谢安的功绩相联系,表达了对能像谢安那样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英雄人物的期盼。这里的“海上苍生焦烂”比喻国家遭受的苦难,而“隔江”则可能暗指地域上的阻隔或政治上的分裂,进一步强调了对统一与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才的呼唤,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请急赈歌·其二
救荒如拯溺,急须援以手。
试问登山无,莫讶从井有。
譬诸过涉凶,灭顶濡其首。
万灶冷无烟,环村空覆臼。
二釜不供餐,三星常在罶。
移粜开武仓,官惠亦云厚。
定价三百钱,准籴米一斗。
转眼给已空,枵腹那能久。
求死缓须臾,望救争先后。
明日天开晴,星缆到浦口。
绝处忽逢生,欢声呼父母。
睹此应伤心,加恩谁掣肘。
翻作哀鸿吟,从旁商可否。
乞为汉韩韶,休笑晋冯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