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洞烹茶坐石荫竹于水云间用陶司训韵·其一》
《小洞烹茶坐石荫竹于水云间用陶司训韵·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蚓窍初鸣竹径荫,茶炉声细石泉深。

谁知千顷沧浪濯,未了卢仝七碗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七碗(qī wǎn)的意思:形容饭量很大,能吃很多。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蚓窍(yǐn qiào)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非常有限。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之乐与自然之美的和谐交融。首句“蚓窍初鸣竹径荫”,以蚯蚓在湿润的土壤中活动的声音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竹径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幽静,为煮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接着,“茶炉声细石泉深”一句,将煮茶的过程与清澈的泉水相联系,茶炉的微弱声响与深邃的石泉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煮茶的细致过程,也暗示了水源的纯净与丰富。

后两句“谁知千顷沧浪濯,未了卢仝七碗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茶的深深喜爱和追求。卢仝在诗中曾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这里的“千顷沧浪濯”可能象征着茶的广阔境界和洗涤心灵的力量,而“未了卢仝七碗心”则表达了对茶道精神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即使饮尽七碗,仍觉意犹未尽,心有所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煮茶的雅趣与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过白云庵

偶穿黄叶路,忽到白云前。

下马入萧寺,倚松听暮蝉。

锡飞茅殿上,泉响石苔边。

久立僧何在,游人意惘然。

(0)

寄叙州杜太守

戎州司马戎州守,出入巴西三十年。

招得女官为甲户,召令酋长出庸钱。

勋名远祖杜元凯,父老重歌黄颖川。

想到襜帷行部日,荔枝滩上过楼船。

(0)

协州岁暮书怀步陆古山刺史原韵三首·其二

邑乘名分上下罗,万山深处采风过。

士人不仅歌芹藻,蛮俗谁知赋葛萝。

微雪白铺高嶂薄,夕阳红上小城多。

民淳礼让兴原易,作育菁莪咏在阿。

(0)

瀛署偶成

风风雨雨乍凉天,浪迹他乡未判年。

最是五更敲梦断,夜寒衾冷欲装绵。

(0)

春日雨中登平山堂二首·其二

残僧相对话空留,阅尽繁华已白头。

自到此山无此客,扁舟风雨一来游。

(0)

飞来寺

何年何处飞来寺,此日岿然俯峡流。

杰阁参差云影没,乱山重叠梵声幽。

风微水暖沙鸥戏,日落岩深过客愁。

底事浪游南越地,蛮烟瘴雨一孤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