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鸣春鸠,颓垣眠小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煖(bǎo nuǎn)的意思:指食物充足、温暖。形容生活富裕、温馨。
苍山(cāng shān)的意思:指高大险峻的山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高峻。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传遗(chuán yí)的意思:传承和传递遗产或遗物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鹅鸭(é yā)的意思:形容言谈无章,语无伦次。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皇世(huáng shì)的意思:形容君主或统治者世代相传,世世代代称帝。
里社(lǐ shè)的意思:指内部的组织或团体。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世代(shì dài)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游从(yóu cóng)的意思:跟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南屿田家的自然风光与淳朴民风。首句“绿水荫柴门,苍山绕茅屋”以“绿”、“苍”两色渲染出山水间的和谐与生机,柴门、茅屋则透露出一种简朴而温馨的生活气息。接着,“老树鸣春鸠,颓垣眠小犊”两句,通过老树与春鸠的鸣叫,以及小牛犊在颓垣上的悠闲姿态,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鹅鸭自成群,儿童戏相逐”描绘了动物与孩童之间的互动,鹅鸭成群结队,孩子们追逐嬉戏,一派欢乐景象。最后,“游从里社归,税藉农桑出”点明了人们劳作与休闲的循环,农忙时辛勤耕作,闲暇时享受生活,体现了农民生活的忙碌与满足。
“荣辱非所知,饱煖愿已足”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超脱与满足,认为个人的荣辱得失并不重要,只要能够温饱,就已经心满意足。最后一句“羲皇世代遐,此地传遗俗”则寄托了诗人对远古淳朴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希望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能够长久流传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淳朴民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千顷山圆镜堂呈应禅师
兹山嵯峨冠天下,一径萦云行两舍。
始穷绝顶见招提,碧阁丹楼屹如画。
门前池水滀蜿蜒,座上风雷惊昼夜。
峨眉五台誇壮观,品目真不此为亚。
伟哉南师非世人,开荒辟土初椎轮。
寥寥相望三百载,废兴一一难具陈。
丹丘大士来鼓舞,气象焕发重增新。
投金输赆走南北,法雨所被无涯津。
虚堂选胜得佳处,隆檐巨栋成逡巡。
窗扉洞达舒两目,异景错出罗蓁蓁。
朝云夜月常万顷,寒光炯炯如镕银。
堂中隐几人何似,湛若玉毛悬秋旻。
榜名圆镜示来客,庶使方寸无缁磷。
浮丘观
仙翁得仙二千载,沧海变田田变海。
浮丘却接番禺西,鐏迹蒿痕至今在。
朱明之门敲不应,荆榛满地谁重兴。
史君举意要卜筑,楼观矗云如化城。
李白骑鲸下蓬岛,嫦娥洗月来沧溟。
相逢且劝百壶酒,蟠桃结实何时成。
史君自有神仙骨,往往前身寻旧物。
手探树穴求玉环,肩拍洪崖犹彷佛。
更提椽笔挥长篇,至理直欲追玄元。
行当跨凤返金阙,回首番禺空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