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巾屡攲,食艰齿仍堕。
《庆上人以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为韵作十诗见寄次韵酬之·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庆上人以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为韵作十诗见寄次韵酬之》系列中的第七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自省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我生如艅艎”,诗人将自己的一生比作一艘大船,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旅程。接着,“罅漏顿补过”则暗示了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能够迅速地找到解决办法,展现出一种积极应对生活的态度。
“涉世任风帆,唱予聊复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如同驾驭着风帆航行于大海之上,既勇敢又不失从容。同时,也表达了他在与他人交流互动时,愿意倾听并给予回应的态度。
“发短巾屡攲,食艰齿仍堕”,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生活艰辛的状态。头发稀疏、头巾歪斜、食物难咽、牙齿脱落,这些形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不易。
“自嗟叔夜懒,又疑武侯卧”,最后两句诗人以古代文人嵇康(字叔夜)和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性格上的反思。嵇康以“懒”著称,而诸葛亮则以“卧龙”自喻,显示出才华横溢却选择隐居或不轻易出仕的形象。诗人在这里或许是在反省自己的性格特点,或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个人情感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不乏对自我性格的深入剖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