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身(bǎi shē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物体承担了多种不同的身份或角色。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鹗荐(è jiàn)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推荐有才能的人。
二浙(èr zhè)的意思:指浙江和浙江以东的福建两个地区。
发棠(fā tá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茂盛,形容人的外貌美好、精神焕发。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公家(gōng jiā)的意思:指国家或政府的事务,公共的事情。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宁可(nìng kě)的意思:表示在两个选择之间,宁愿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所归(suǒ guī)的意思:指属于、归属于。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悼念伍主簿而作,表达了对伍主簿品德高尚和才能出众的赞扬。首句“好贤元不减缁衣”,以“缁衣”象征伍主簿的高洁品行,他喜好贤能之人,这一点丝毫不逊于那些出家人。次句“客到公家如所归”,形容他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来访者都感到宾至如归,可见其待人接物的亲和力。
第三句“二浙声名三鹗荐”,“二浙”指浙江地区,“鹗荐”比喻人才被推荐,说明伍主簿在浙江一带享有盛誉,曾多次被举荐。第四句“四山风物一翚飞”,“翚”是古代一种华丽的鸟,这里用来形容伍主簿的风采如同山川之美,令人瞩目。
第五句“桑榆冉冉身先蜕”,“桑榆”常用来比喻晚年,此句暗示伍主簿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犹在。最后一句“兰玉森森家正肥”,以兰花和美玉比喻伍主簿家族的繁荣,同时也寓含了对他的赞美。
最后两句“人有百身宁可赎,发棠谁复济齐饥”,表达了诗人对伍主簿人格的敬仰,即使有再多的生命也无法赎回他的美德,同时惋惜世间再无如他一般能解救饥荒的人才。整首诗情感深沉,对伍主簿的评价既肯定了他的个人品质,也寄托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