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叮咛(dīng níng)的意思:叮咛是指告诫、劝诫,用以提醒和警示他人。
父执(fù zhí)的意思:指子女对父亲的顺从和尊敬。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骥子(jì zǐ)的意思:形容马非常出色,比喻人或事物非常优秀。
抠衣(kōu yī)的意思:指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得花钱或花时间。
鲤书(l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字清晰、工整,如同鲤鱼的鳞片一样整齐。
烹割(pēng gē)的意思:指煮熟后再切成块状。
授手(shòu shǒu)的意思:互相握手,表示友好或合作。
停杯(tíng bēi)的意思:停止饮酒,指因悼念或哀悼而暂时停止喝酒。
团栾(tuán l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校人(xiào rén)的意思: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人,也指学生或教职员工。
再四(zài sì)的意思:再三地,多次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主人对客人来访的款待,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与关爱,展现了宋代家庭生活中的温情与和谐。
首句“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开门见山地描述了主人在简陋的茅屋中接待客人的情景,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准备为客人烹饪一道鱼肴,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美食的讲究。
接着,“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两句,揭示了主人在忙碌之余,不忘对孩子进行教育,询问孩子对烹饪的看法,既体现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描绘了孩子恭敬地来到主人面前,初次尝试帮助烹饪的情景,通过“抠衣”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认真态度和对学习的渴望。
“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则表现了主人对孩子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反复叮咛孩子在烹饪过程中不要犹豫,体现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两句,通过主人品尝羹菜时的满足感和对书中内容的欣赏,进一步深化了家庭生活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最后,“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描绘了家人围坐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主人还想亲自到园中采摘蔬菜,进一步丰富餐桌,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和谐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主人与孩子、客人之间的互动,传达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