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行(àn xíng)的意思:
按次第成行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李周翰 注:“言车骑各按次第以为行队。”
巡行,巡视。《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因过按行閲视皇太后旧时衣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餘枚。”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虽未尝閲视形势,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尝按行其地,不可便以都水官吏可信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野人饲蚕,必架庐林下,手把长竿,逐树按行,为之察阴阳,御鸟鼠。”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即墨(jí mò)的意思:指立即墨守成规,不肯改变。
实迹(shí jì)的意思:实际的表现或成果。
威信(wēi xìn)的意思: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誉,意味着一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的声望和信任度。
委政(wěi zhèng)的意思:把政务委托给别人处理
下情(xià qíng)的意思:指低下的情感、底层的人民生活状况。
英明(yī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聪明、明智的表现。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中的第二十七首,主题为“旌贤去奸”。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政治清明、选拔贤能、去除奸佞的强烈愿望和深刻思考。
首句“委政国未治,宁无蔽下情”表达了国家政务未能妥善治理时,可能会有信息被掩盖,无法真实反映下情的担忧。这反映了作者对政治透明度和信息流通性的重视,认为良好的政治环境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流通性,以避免决策失误。
接着,“毁誉防左右,实迹使按行”则强调了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应防止身边人的影响导致评价失真,而应该依据实际行为和事实进行考察和判断。这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决策公正性和客观性的坚持,认为评判一个人或政策的好坏,应当基于实际的行动和结果,而非主观偏见或外界舆论。
最后,“烹阿封即墨,齐威信英明”引用了历史典故,讲述了齐威王任用贤臣邹忌的故事。通过这个典故,作者表达了对于选拔贤能、去除奸佞的强烈愿望,希望像齐威王一样,能够识别并重用贤才,同时清除不称职的官员,以此来提升国家的威望和治理能力。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历史知识,也体现了其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政治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人才选拔与治理效能的深刻思考和期望,展现了其作为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