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四十八弓》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四十八弓》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倕自孙卿纪,般由少皞生。

虞人招岂合,唐帝喻犹明。

质辨彤卢色,弦催霹雳声。

彭城东欲集,还得待迟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少皞(shǎo hào)的意思:指年少时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彤卢(tóng lú)的意思:形容红得发紫,形容非常红。

虞人(yú rén)的意思:虞人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担忧、忧虑、担心。

质辨(zhì biàn)的意思:辨别真伪,判断好坏。

鉴赏

此诗以“弓”为题,借物寓意,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诗人从历史人物倕与般,到虞人与唐帝,通过对比与联想,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首句“倕自孙卿纪,般由少皞生”,以倕与般两位古代工匠开篇,孙卿与少皞则是他们所处时代的象征,暗示着技艺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倕与般作为古代工匠的代表,他们的技艺源自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既是对传统技艺传承的肯定,也是对时代影响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虞人招岂合,唐帝喻犹明”两句,通过虞人与唐帝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事物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虞人招引的对象是否合适,唐帝的比喻是否清晰,都反映了在理解事物时,需要深入本质而非仅停留于表面现象的重要性。

“质辨彤卢色,弦催霹雳声”则将讨论推向更深层次。彤卢色与霹雳声分别代表了事物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通过“质辨”与“弦催”的动态描绘,展现了对事物本质与表现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

最后,“彭城东欲集,还得待迟成”以彭城的景象作结,预示着某种聚集或成就的到来,但强调了过程的耐心与等待。这不仅是对前文探讨的总结,也寓含了对人生与事业追求中耐心与坚持的重要性的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弓”的不同层面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与表象、内在与外在、过程与结果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耐心、坚持与深思熟虑重要性的强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同年姚君述祖出示家传,因属重撰墓碑·其二

七鲲身畔纪穹碑,杨仆楼船未足推。

樵牧不贻赐姓愧,干旌频为幼安驰。

孙枝如尔真梧竹,先烈归天壮尾箕。

试向石渠咨信史,平淮莫用段家词。

(0)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其二

到今无恙者,犹喜有山川。

梵宇矜三佛,仙经重九天。

过云仍冉冉,飞瀑故溅溅。

乐事输猿隺,居然太古年。

(0)

闻嶰谷已至吴门

昨报元裳鹤,随君下洞庭。

新诗知不少,旧屐半曾经。

黄爵松陵出,鲈鱼木渎拎。

江滨应念我,遥指数峰青。

(0)

题明太祖纪后

恩威转盻太无常,幸保功名仅六王。

朝士空曹登党业,书生环?珣文章。

薇垣杀气连天动,竺国慈云扫地亡。

开国规模宁有此,頖宫亚圣亦仓皇。

曲台浪说重经师,手著宸奎录孝慈。

并后已先陵冢嫡,夺宗何怪启骈枝。

前星频震终沦落,岩塞轻封半险危。

始信睢麟精意失,不徒官礼致乖漓。

漫传诚意撤胡床,草床君臣未可忘。

此事终应输汉祖,濠梁何处吊韩王。

谁是条侯可授遗,满朝勋辅尽陵夷。

天台学士真儒者,不救皇孙一炬危。

江东秪合供偏安,河北绵延控阨难。

闻遣车徒卜函谷,悔教弓剑瘗长干。

具官空拟神京旧,亡国重增青盖叹。

盛世於今隆继绝,肯容樵牧妄摧残。

(0)

夜读汉书

英英汉武皇,强仁更慕义。

六经置学官,公车招俊乂。

其如内多欲,色取少真意。

天门高岧峣,浮云更迭蔽。

将谓下界臣,窥伺良不易。

谁知汲内史,一言洞肝肺。

于赫田武安,淫惑亦以㑀。

覣其且蔑如,宁复有伦辈。

靡然争滕席,将以邀盼睐。

盼睐亦难邀,聊以免罪戾。

吁嗟羞恶心,于人岂不大。

所以灌仲孺,裂脰更不悔。

妩媚公孙子,曲学善阿世。

及其诛郭解,居然持断制。

直教大将军,俛首屈正议。

仝时奸宄徒,闻声群丧气。

一事足表章,未可言尸位。

茫茫论世馀,公孙尚难豉。

粤若建武初,生材亦已多。

乾纲正独运,十九遭坎轲。

忽焉文武尽,是谁潜折磨。

折磨固不恨,其如国脉何。

爱老与爱少,志士耻揣摩。

可惜冯郎中,白首竟蹉跎。

(0)

果堂问予近日所著何书予无以答也乃索近所诗而去

星霜催短鬓,未有一书成。

惭愧不鸣鸟,空怜太瘦生。

健忘将辍业,有感但言情。

输尔觥觥响,重茵独擅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