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方色(fāng sè)的意思:指人的容貌、面色。
甘言(gān yán)的意思: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讨好人的言辞。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皎洁(jiǎo jié)的意思:明亮洁净,光彩照人。
金方(jīn fāng)的意思:指黄金和方砖,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
礼学(lǐ xué)的意思:礼学是指研究礼仪和礼貌的学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迁移(qiān yí)的意思:指人或动物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
染古(rǎn gǔ)的意思:指受到古人的影响,具有古人的风采和才华。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文通(wén tōng)的意思:指文化修养广博,通达多样的知识和技能。
玄黄(xuá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个极端颜色,玄指黑色,黄指黄色,代表天地的极端。
由礼(yóu lǐ)的意思:指由于礼貌、谦虚而得到他人的尊敬和好感。
资忠(zī zhōng)的意思:指有才能而忠诚的人。
- 注释
- 皛皛:形容颜色明亮洁白。
金方色:金色般的正色,指鲜艳的颜色。
迁移:变化、转换。
妙不穷:奇妙无穷尽。
轻衣:轻薄的衣物。
尘迹化:尘埃消失的痕迹。
净壁:干净的墙壁。
缋文:彩绘的图案。
通:相通,协调。
沙变:沙子变化。
蓝溪渍:像蓝溪水浸染的颜色。
冰渝:冰块融化。
墨沼空:墨池显得空旷清冷。
甘言:甜美的话语。
受和:融入和谐之中。
由礼学:通过学习礼仪。
资忠:培养忠诚。
皎洁:明亮而纯洁。
形无定:形态没有固定的模式。
玄黄:黑色和黄色,代指各种颜色或变化。
用莫同:用途各不相同。
素心:纯洁的心灵。
可教:可以被教育、培养。
古人风:古人的高尚品德和风气。
- 翻译
- 明亮如金的色彩鲜艳无比,变化无穷尽展现出奇妙技艺。
轻轻的衣物尘埃消逝,洁净的墙壁上绘图相通融汇。
沙粒转变得如同蓝溪浸染,冰块消融如同墨池空净。
像甘甜的语言融入和谐,遵循礼教中滋养忠诚之心。
皎洁之态并无固定形态,黑黄变化用途各不相同。
若纯洁之心能够被教导,我愿意沾染古人的高尚风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充满了对古人风范的向往与追求。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这两句表明了书法家的笔触坚定而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变化和艺术魅力。金光般的墨色展现了作品的高贵与庄重。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这里诗人通过轻盈的衣袂和清洁的书墙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那些尘埃般的杂念在书写中得到了洗涤,而文字则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畅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这两句诗借用了山川和水景来形容笔触的变化万千,如同山石间奔腾不息的溪流,以及深邃如冰的墨色中蕴含着无限的艺术空间。
"似甘言受和, 由礼学资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书法之道的追求,正如同甘美的话语能令人心悦诚服一样,通过学习古代的礼仪与文化来积累自己的品德,以达到忠信于艺术的境界。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追求纯净无暇的艺术境界,以及对书法在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在这里,“玄黄”象征着五行之中的土,即自然与和谐,而“用莫同”则表明了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最后两句诗流露出诗人的赤子之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古代书法大家风范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自己的内心纯净而可教育,从而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古人的艺术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笔墨技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
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
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
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
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闾井。
独闷终日眠,篇书不复省。
唯当望雨露,沾子荒遐境。
乐燕行
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
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一弹和妙讴,吹去绕瑶台。
艳云凌空散,舞罗起徘徊。
辉辉发众颜,灼灼叹令才。
当喧既无寂,中饮亦停杯。
华灯何遽升,驰景忽西颓。
高节亦云立,安能滞不回。
洪州送僧游福建
八月风波似鼓鼙,可堪波上各东西。
殷勤早作归来计,莫恋猿声住建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