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九而馀三,伊古为大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恬淡平和,不激动,不急躁,不轻浮,保持内心的平静。
持权(chí quán)的意思:持有权力或职权。
大造(dà zào)的意思:指大规模建造或制造。
大经(dà jīng)的意思:形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积蓄(jī xù)的意思:指储蓄或积累的财富。
饥民(jī mín)的意思:指因饥饿而困苦的人民。
建仓(jiàn cāng)的意思:建立仓库或储备。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曲阜(qū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忠诚正直,品德高尚。
权衡(quán héng)的意思:权衡指的是在做决策时,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权重,进行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善道(shàn dào)的意思:指善良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道德
施行(shī xíng)的意思:指执行、实施某项政策、法令、计划等。
寿昌(shòu chāng)的意思:长寿、寿命长久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行庆(xíng qìng)的意思:行庆是指庆祝喜事或者庆祝胜利时的行动。
一善(yī shàn)的意思:指一个好的行为或善举,有时也表示一个好的品德或美德。
踊贵(yǒng guì)的意思:形容人物傲慢自大,自视甚高。
雨旸(yǔ yáng)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持续不停。
灾难(zāi nàn)的意思:指不幸的事件或不幸的事情。
斟酌(zhēn zhuó)的意思:斟酌指在做事情或做决策时,经过慎重思考和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赈济(zhèn jì)的意思:赈济指的是对灾民或贫困人群进行救济和帮助。
拄撑(zhǔ chēng)的意思:用手或其他物体支撑身体,比喻依靠某种力量或支持。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乾隆皇帝对地方治理和民生问题的关注。通过对比曲阜和宁阳两地的饥荒情况,探讨了赈济灾民、土地治理、粮食储备以及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诗中提到宁阳的饥荒情况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当地在灾后得到了较好的赈济和治理。乾隆皇帝借此强调了政府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提供援助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土地管理和灾后恢复措施对于减轻灾情的作用。
接着,诗人描述了进入灾区观察的情况,指出荒芜的土地与治理良好的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乾隆皇帝在此强调了“耕九而余三”的传统农业原则,即通过合理耕作,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
进一步地,诗中提到了耿寿昌建立常平仓的历史典故,常平仓是一种古代政府用于调节粮价、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的制度。乾隆皇帝赞扬了这一制度,并指出后代应继承并实践这一善政,强调了政府在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方面的责任。
最后,乾隆皇帝反思了近年来粮食储备的增加是否真正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以及在粮食价格波动时如何避免损害百姓利益。他提出,作为统治者,应当谨慎权衡,确保粮食政策既能满足国家储备需求,又能保护普通民众免受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社会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古代治国理念和现代政策实践的思考。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情况,强调了政府在灾害应对、土地管理、粮食储备和价格调控等方面的责任和策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同刘方明游石师岩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