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张次应龙图松皮冠子》
《次韵和张次应龙图松皮冠子》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儒冠何事松皮,一岁寒来特自奇

发尽著霜相称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āngyìnglóngsōngguān
sòng / cháoshuōzhī

guānshìguìsōngsuìhánlái

jìnzhùshuāngxiāngchēngchóubáixuěf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松皮(sōng pí)的意思:指人的皮肤松弛、不紧绷。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相称(xiāng chèn)的意思:指合适、相符合。

自奇(zì qí)的意思:自己感到奇怪或惊讶。

翻译
为何儒生的帽子看重松树皮,一年严寒它显得特别奇特。
满头白发配上霜雪更显合适,用歌声回应白雪之曲却不太合适。
注释
儒冠:儒生的帽子,古代读书人的象征。
松皮:比喻坚韧不屈或朴素的生活方式。
一岁寒来: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特自奇:格外引人注目,独特非凡。
发尽著霜:形容头发全白,与霜雪相映。
歌酬白雪:用歌声回应白雪,可能指高雅的音乐。
非宜:不适合,此处指可能不适合用歌声来回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次韵和张次应龙图松皮冠子》。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松皮冠的赞赏。"儒冠何事贵松皮"一句,看似疑问,实则暗示了松皮冠与传统儒雅形象的不同寻常之处,它不拘泥于常规,更显独特个性。"一岁寒来特自奇"进一步强调了松皮冠在严冬时节的坚韧与不凡,仿佛在寒风中独树一帜。

"发尽著霜相称得"描绘了松皮冠与霜雪的和谐共处,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佩戴者的品格。"歌酬白雪即非宜"则暗示了松皮冠更适合宁静深沉的环境,而非热闹的歌唱场合,体现了其内敛而深沉的气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扬了松皮冠的独特魅力,以及佩戴者可能具有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点绛唇·春雨春风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
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
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0)

菩萨蛮·芭蕉叶上秋风碧

芭蕉叶上秋风碧。
晚来小雨流苏湿。
新窨木樨沈。
香迟斗帐深。
无人同向夕。
还是愁成忆。
忆昔结同心。
鸳鸯何处寻。

(0)

菩萨蛮·老人谙尽人间苦

老人谙尽人间苦。
近来恰似心头悟。
九九是重阳。
重阳菊散芳。
出门何处去。
对面谁相语。
枕臂卧南窗。
铜炉柏子香。

(0)

菩萨蛮·乡关散尽当年客

乡关散尽当年客。
春风寂寞花无色。
长日掩重门。
江山眼外昏。
画图高挂壁。
嵩少参差碧。
想见卧云人。
松黄落洞门。

(0)

菩萨蛮·风流才子倾城色

风流才子倾城色。
红缨翠幰长安陌。
夜饮小平康。
暖生银字簧。
持杯留上客。
私语眉峰侧。
半冷水沈香。
罗帷宫漏长。

(0)

菩萨蛮·芙蓉红落秋风急

芙蓉红落秋风急。
夜寒纸帐霜华湿。
枕畔木瓜香。
晓来清兴长。
轻舟青箬笠。
短棹溪光碧。
去觅谢三郎。
芦花何处藏。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