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百咏·其八理气》
《梅花百咏·其八理气》全文
明 / 李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两不相离一故神,数成理具总天真

于书中数皇极,在易五爻见大人

画出濂溪无极境,收归康节满怀春

经子史皆糟粕得手应心是斲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理(chéng lǐ)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合乎道理、合乎情理的状态或结果。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得手(dé shǒu)的意思: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

怀春(huái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皇极(huáng jí)的意思: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经子(jīng zǐ)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有见识、有才智的人。

理具(lǐ jù)的意思:指整理、安排工具、器具。也比喻整顿、整顿思路、整顿作风等。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应心(yìng xīn)的意思:指按照自己的心意或者他人的意愿去行动或处理事务。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中数(zhōng shù)的意思:指在数量上居中,既不多也不少。

得手应心(dé shǒu yìng xīn)的意思:指做事能够得心应手,心中有计划,并且能够顺利完成。

鉴赏

这首诗《梅花百咏(其八)理气》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通过“理气”这一哲学概念,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质与规律。

首句“两不相离一故神”,以“两”指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同神灵一般,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太极生两仪”的思想。接着,“数成理具总天真”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些规律如同自然法则,蕴含着宇宙的原始真谛。

“于书中数为皇极,在易五爻见大人”两句,借用《易经》中的概念,说明在书籍和经典中,隐藏着宇宙的最高法则和智慧。这里的“五爻”指的是《易经》中卦象的五个层次,象征着从低到高的不同境界或状态,而“大人”则代表了具有高深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

“画出濂溪无极境,收归康节满怀春”两句,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先生)和邵雍(康节先生)两位宋代哲学家的名字,表达了通过深入理解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可以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周敦颐的“无极”理论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内在的和谐,邵雍则以数学和哲学探索宇宙的秩序。

最后,“六经子史皆糟粕,得手应心是斲轮”两句,对传统的儒家经典和历史文献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可能只是表面的教条,真正的智慧在于实践和内心的理解。这里“斲轮”比喻熟练掌握技艺,意味着通过亲身实践和内心的感悟,才能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理气”为核心,融合了道家、儒家和易学的思想,探讨了宇宙万物的本源、规律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理解和实践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作者介绍

李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家子英觞菊招饮偕慰三作二首·其一

独从冷地现繁华,百卉飘零菊有花。

惭对扶疏三径种,归来陶令尚无家。

(0)

戴醇士江乡归思图为吴冠英作三首·其三

杏花将放雨声酣,且复西窗剪烛谭。

等是有家归未许,羡君犹得在江南。

(0)

乙未二月望后大雪感而有作

天意已如此,苍生可奈何。

迅雷非节后,急雪入春多。

江上方营垒,闽中未止戈。

谁欤司阍者,失计扼关河。

(0)

清平乐

云罗碧宇。水阁横筝语。画桨穿波来又去。

只在藕花深处。风兜宝扇流萤。中间不隔帘旌。

照见麸金衫子,一丸凉月初生。

(0)

阙题

擘开天地境何奇,幻出根台倚翠微。

孤剑重游今日客,老僧留得去年诗。

云笼帝子长春阁,月照仙人旧钓矶。

佳境满前看不极,流连相赏莫相违。

(0)

失题

满耳江声震巨鼍,朔风吹雨已无多。

平生拂袖思浮海,今日临流叹逝波。

霜雪未应侵短鬓,乾坤聊此发长歌。

纷纭万事伊谁说,且更烧茶醒醉魔。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