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梅关》,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路过梅关时的心情与感慨。
首句“浪说梅关便有梅”,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传闻中梅关盛产梅花的质疑,似乎在说人们常常听说梅关有梅花,但实际并不一定如此。这种看似轻松的开场,却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期待之间落差的微妙感受。
接着,“我来应不见梅开”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梅花,但遗憾的是,他并未见到梅花开放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马前孤负寻梅兴”,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渴望与追求,以及未能如愿的孤独感。这里的“马前”不仅指出了行进的方式,也象征着诗人的行动与决心。然而,面对未见梅花的现实,他的热情与期待被“孤负”了,即白白浪费或辜负了。
最后,“纵有好诗何处裁”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使诗人能够创作出赞美梅花的佳作,但在当前的场景下,这样的诗作又如何表达呢?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见到梅花的惋惜,也暗示了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境之间的关系——好诗虽能抒发情感,但若无相应的景致作为依托,其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将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过梅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期待不一致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境相互作用的深刻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小除夕偶翻旧什,见韶台三兄前数年小除之作,填此柬之
又索新吟矣。记年华、已经十一,诗才四纸。
每到小除重展读,太觉光阴弹指。
回首忆、寒梅花里。
自放湘帘香偶品,累诗人、诗价偿无已。
想不厌,痴如此。今年定有佳章纪。
庆团圆、天伦乐事,问谁能似。
去岁君归刚十日,来岁又应千里。
便得句、亦凭双鲤。
爆竹声中词代柬,听松庐、酒熟灯如绮。
料诗兴,勃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