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过良乡》
《早过良乡》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马上风沙拂面飞,凝霜如雪堕征衣

明行尽良乡郭,茅屋人家未启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明行(míng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明智、正直,言行合一,做事有分寸。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军途中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军事氛围。

首句“马上风沙拂面飞”,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位骑马行军者的形象。风沙在马背上飞扬,不仅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行军的艰苦与紧迫。这里的“拂面飞”三字,生动地表现了风沙的猛烈,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冷和尘土飞扬的场景。

次句“凝霜如雪堕征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寒。霜冻如同雪花一样飘落,覆盖在行军者的衣物上,不仅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也增加了行军的艰难。这一句通过将霜比作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边塞冬日特有的景象。

第三句“平明行尽良乡郭”,描述了行军者穿越良乡城郊的情景。在这里,“平明”点明了时间,即清晨,而“行尽”则说明了行军的距离之长。这一句简洁有力,既交代了地点的变化,也暗示了行军速度之快。

最后一句“茅屋人家未启扉”,将视角转向了沿途的村庄。清晨时分,茅草屋的门还未开启,生活似乎尚未开始。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通过对比,反衬出行军者的忙碌与匆忙,以及他们与普通百姓生活的不同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图,展现了军人的坚韧与勇敢,同时也反映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六月因山葬,三年率土哀。
风云金殿暗,雾露石门开。
羽卫环神岳,衣冠返帝台。
悲凉九虞礼,不见大安回。

(0)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

槛前常有施生台,窗隙都无野马埃。
掩室道人偏得意,经年未省入城来。

(0)

皇太妃合春帖子五首

甲观翔云覆,新宫书漏长。
柳条初弄色,梅蕊已飘香。

(0)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

几夕华星动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
帝临便座延公衮,人喜安车到国门。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
朝家贵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记善言。

(0)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甲第初开汴水阳,安车归后体弥康。
交游款密情无间,尊酒欢娱兴未忘。
怀旧每论场屋事,伤离为惜颍川装。
朝来重过里门外,感物思人泪数行。

(0)

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梁园寒早雪霏微,亲友将分一棹归。
客舍萧条风送柳,离筵凄惨酒沾衣。
霜台二妙君相继,幕府三端我所依。
况是汴渠今不涸,留连犹得奉音徽。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