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稼日已长,我迹日与俱。
二君炳前脩,翛然舒我忧。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代耕(dài gēng)的意思:代替别人耕种田地。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伐檀(fá tán)的意思:伐檀指打倒檀木,比喻推翻暴政,除去弊端。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灌园(guàn yuán)的意思:指以诱饵引诱人入圈套,进行欺骗或诈骗的手段。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饥馑(jī jǐn)的意思:饥馑指的是饥饿和饥荒,是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食物而导致的饥饿状态。
鹪鹩(j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良谋(liáng móu)的意思:指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前脩(qián xiū)的意思:指在前面修剪,将树木修整得整齐美观。也比喻事先作好准备。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疏拙(shū zhuō)的意思:形容笨拙、不熟练、不灵活。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相为(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为对方做事情,相互配合、协助。
旬岁(xún su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年龄达到十岁。
隐榆(yǐn yú)的意思:指隐藏在树木之间的人或物,比喻隐藏在背后的人或事物。
榆枋(yú fāng)的意思:指以榆木做成的门窗。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空虚的东西。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赋归来(fù guī lái)的意思:指被赋予的东西或权力归还原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观察到的田园风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古代贤者的向往。
首句“登楼望平野,阡陌纷参差”,诗人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广阔的田野上,田间小路错落有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接着,“我稼日已长,我迹日与俱”两句,诗人自述,他的庄稼日渐茁壮,自己的足迹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延伸,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自豪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旬岁歉饥馑,一饱夫奚求”则反映了诗人对年景不丰的忧虑,即使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但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这仍旧是不够的。接下来,“灌园养疏拙,代耕非所希”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通过打理花园来养活自己,而不是追求更复杂的生活模式。
“展书暇且读,古人有良谋”体现了诗人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从中寻找智慧和指导,寻求心灵的慰藉。随后,“孺子歌伐檀,渊明赋归来”引用了《诗经》中的《伐檀》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二君炳前脩,翛然舒我忧”提到这两位古代贤者为他带来了精神上的解脱和安慰。“鹪鹩隐榆枋,蔚岑相为期”用鸟儿隐居在榆树上,与山林为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上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虽无鹏鹄翔,可以远网罗”则强调了诗人虽然没有大鹏般的雄心壮志,但也能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远离世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个人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古代贤者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白水山人癯如鹤,神姿虽妙形何弱。
拂笺词翰势若流,对客清吟复能谑。
最工图画懒莫比,十日不能成一水。
姓氏而今作古人,诸公往往争遗纸。
梁君好事晚得兹,秋山一叠当茅茨。
使我枕簟坐其下,当暑忽有清风来。
石高气骄苔藓黑,疏林索莫生寒色。
心魂密与空谷幽,耳目顿觉群峰逼。
为谁画此空嶙峋,外无题识中无人。
幸离俗手免毁裂,得入君家如有神。
即今大暑方如焚,安得此图化为真。
清溪一曲无纤尘,与君高戴华阳巾。
南人谁不颂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遥。
雁翅城开云尚渍,虎头山出雨初消。
元戎小队移轻舸,大海微风入短箫。
天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