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四》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四》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楼台石水中央联句何年踵柏梁

宿卫庐虚桥板在,忍从老监先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梁(bǎi liá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才华出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老监(lǎo jiān)的意思:老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官吏年老却仍然担任监察职务的人。也可用来形容长期担任监察职务的人。

联句(lián jù)的意思:指通过联想或联系,将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词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意义。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忍从(rěn cóng)的意思:忍受并顺从。

石水(shí shuǐ)的意思:指坚硬如石头的水,形容冰冷刻薄、无情无义。

宿卫(sù wèi)的意思:指在特定场合下负责守卫、保护的人或事物。

先皇(xiān huáng)的意思:指已故的皇帝,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瀛台的景致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楼台树石水中央”,以“楼台”、“树石”、“水”构成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水中世界。接着,“联句何年踵柏梁?”一句,巧妙地引入了诗歌创作的传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暗示了瀛台作为文化圣地的历史底蕴。

“宿卫庐虚桥板在”,进一步点明了瀛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这里的“庐虚”可能指的是宫殿或皇家建筑,而“桥板在”则暗示着尽管时间流逝,某些遗迹依然留存,让人不禁感慨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一句“忍从老监说先皇?”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敬畏之情。通过“老监”的角色,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回忆那些曾经的荣耀与故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不可复现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瀛台这一特殊地点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天开岩

不到天开岩,不见此山奇僻趣。

辟如读书不读石鼓与丘坟,不知古人幻变突兀处。

石下常生有蒂云,石旁粘著无根树。

骨格遒劲毛爪寒,山鬼吞声巨灵怖。

灵隐寺前万窍风,石公山上一方雾。

(0)

巷门歌

猫竹为墙杉作城,白日赤丸盗公行。

官军防禦无计策,逐户排问乎土兵。

卫尉呵持急如虎,老弱十家充一伍。

本是市上佣工儿,身无尺籍在官府。

东家黄金高于天,食指盈千皆少年。

朝朝门前科子母,何曾饶得半文钱。

富见积财贫儿守,父老吞声叹未有。

(0)

哀殇·其一

弱腕系金铃,青丝绾偏髻。

胸前两绣囊,犹作长命字。

欠尔三斗乳,偿汝一升泪。

稚魂半尺馀,荒荒投旅次。

我尝静坐思,生死同一例。

子既光我行,即是鬼先辈。

如彼排场人,尊卑乃相递。

一去与一来,孰知非天戏。

(0)

古诗为杨中翰母中翰生十日而亡其母

十日无知识,那知有慈母。

稍长听人言,一言一酸楚。

辟如少唐儿,原不知乡土。

从人问闾庐,悲咽泪如雨。

哀怨本由衷,焉知涕无从。

一封黄纸诏,十里白杨风。

(0)

王氏园亭

淮南亭榭好,觉此逾清芬。

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

酬花淹日暮,吟雨坐宵分。

明发湖西客,尊前谁念群。

(0)

送罗相二李子诚二省祭

河堤折柳驻行驺,听彻离歌不自由。

乡远独遗庄舄念,天高谁共杞人忧。

青春冠盖争先睹,壮志功名属早□。

最是江南风日好,五云回首莫淹留。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