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答熊楚伯》
《寄答熊楚伯》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几载周南二毛,好将白雪向谁操。

前薪薄宦余拙丰草逃名羡汝高。

万壑云霞倚杖,四时花月照濡毫

卜邻近有樽前约,雁帛空传望尚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卜邻(bǔ lín)的意思:预测邻居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丰草(fēng cǎo)的意思:形容丰富、茂盛的草木。

邻近(lín jì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物体或地点之间距离近,相互接近。

濡毫(rú háo)的意思:用湿毛笔写字,比喻笔力优美流畅。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雁帛(yàn bó)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分离的情况。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余拙(yú zhuō)的意思:指剩余的、多余的拙劣之处。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鉴赏

此诗《寄答熊楚伯》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友人熊楚伯的深情寄语,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几载周南欲二毛,好将白雪向谁操”,以岁月流转、白发生长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如同“白雪”一般纯洁无瑕。然而,“向谁操”三字则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似乎在寻找着能够共鸣、理解自己心声的人。

颔联“前薪薄宦怜余拙,丰草逃名羡汝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自谦为“拙”,表达了对官场薄情寡义的厌倦,而“怜”字则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同情。同时,诗人又羡慕熊楚伯能够“逃名”,即远离世俗名利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万壑云霞生倚杖,四时花月照濡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诗人倚杖于山间,欣赏着云霞缭绕,四季更迭中的花开花落,月升月落,这一切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成就。

尾联“卜邻近有樽前约,雁帛空传望尚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熊楚伯相聚的期待。虽然“雁帛”(借指书信)可以传递思念之情,但真正的相聚却显得更加珍贵。这句诗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综观全诗,卢龙云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得朱子成书

书来惜分手,正忆皖城秋。

入海仍精卫,还山尚蒯缑;

参差非恨事,仓卒少良谋。

异日传「心史,」孤忠冀见收!

(0)

游小岙草庵

春郊弥望尽苍烟,选胜还探「小有天。

」笋乱新篁饶玉版,花迷野菜似金钿。

客来渐与山麋狎,僧去惟留海鹤眠。

堪笑阮生几两屐,桃源总在万峰前。

(0)

壶江即事二首·其二

壶天乍可一枝安,歧路危机转自叹。

骇浪扁舟轻似叶,重围匹马跳如丸。

创深已信伤弓数,痛定应愁捲土难。

但使胡尘终隔断,余生犹足老衣冠。

(0)

斋居遣兴

小筑三间安乐窝,蒲团坐破老头陀。

呼牛世上吾能答,旋马厅前地岂多。

幸可消閒搜典籍,有时乘兴托吟哦。

园丁为报春光到,如梦莺花一刹那。

(0)

再和荫庭二首·其一

老夫归计问耕渔,新筑吟窝徙旧居。

僻地无尘留静境,凌霄有竹爱吾庐。

敢誇门地称通德,尚望儿曹读父书。

我本疏慵忘宦况,为牛为马任呼余。

(0)

东溪辞四章·其四

畴遨游兮月庭,啜桂露兮泠泠,窥玉兔捣药兮冬丁。

采芰荷兮谐嬉,倚芙蓉兮溪风薄之,著浅深兮涟漪。

小若轗轲兮以为安危,乘潮而出兮载月以归,非夫人之济巨川以臭厥载兮,鸱夷之皮。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