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欧阳伯和三首·其一》
《挽欧阳伯和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不起斯人疾,哀歌未是哀。

泪流千点血,心死一团灰。

白日空垂照,悲风自来

半涂永诀天道信悠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半涂(bàn tú)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环境中只能勉强生存或难以自立。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一团(yī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序,没有条理。

永诀(yǒng jué)的意思:永远地告别或分离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复杂情感。首句“不起斯人疾”直接点明了欧阳伯和因病离世的事实,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哀歌未是哀”,则在情感上有所转折,表明哀歌并非真正的哀痛,可能暗含着对欧阳伯和生前性格或精神状态的理解与感慨。

“泪流千点血,心死一团灰”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泪水比作鲜血,心比作灰烬,形象地描绘了哀悼者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同时也反映了对逝者深沉的情感寄托。

“白日空垂照,悲风亦自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白日的光线似乎徒劳地照耀,而悲风却自远方而来,象征着死亡的不可抗拒以及哀伤的永恒存在。

最后,“半涂成永诀,天道信悠哉”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感慨。半途而别,意味着未完的遗憾,而“天道信悠哉”则体现了对命运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世的哀悼,展现了对生命、死亡、情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0)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0)

过汪氏别业其一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0)

酌贪泉因吊吴隐之三首

人其禄仕为虀盐,豀壑民财饱未厌。
不识隐之心与口,酌泉依旧只清廉。

(0)

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0)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裴回,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