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纸 笔 与 何 庆 远 宋 /杨 炎 正 阿 连 诗 语 已 通 神 ,玉 板 霜 毫 不 厌 珍 。老 我 簿 书 安 用 此 ,自 应 回 施 与 青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连(ā lián)的意思:指人不肯坚守原则,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回施(huí shī)的意思:指回报别人的恩惠,以报答对方的善意。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施与(shī yǔ)的意思:施予;给予
诗语(shī yǔ)的意思:指诗人的语言表达。
霜毫(shuāng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玉板(yù bǎn)的意思:形容文笔极好,书法或文章写得非常漂亮。
- 翻译
- 阿连的诗歌技艺已经达到了神妙的境地,他对玉板上刻写的霜毫字迹十分珍视。
对于我这个老朽来说,处理文书工作哪里还需要这样的珍品,应该把它们赠予有才华的年轻人。
- 注释
- 阿连:诗人名。
诗语:诗歌技艺。
通神:达到极高水平。
玉板霜毫:珍贵的书法工具。
簿书:文书工作。
青春:指有才华的年轻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炎正所作,名为《送纸笔与何庆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于文墨之物的珍视和重视。
“阿连诗语已通神”,这里的“阿连”可能是指诗人的名字或别称,表达的是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诗意与神明相通的地步。诗歌中的语言、情感都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玉板霜毫不厌珍”,这句中,“玉板”比喻精美的书写工具,可能是指用玉石制成的文房四宝之一——砚台;“霜毫”则形容笔锋之尖锐,如同初冬的霜花一样。诗人不仅珍视这些物品,还乐于使用它们来创作文学作品。
“老我簿书安用此”,这里的“我”指代作者自己,表明在年岁渐长后,他仍然保持着对文墨的热爱和执着。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文学事业的坚守与不懈追求。
“自应回施与青春”,这句中,“应回”可能是指家中的书房或藏书之所;“施与青春”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将这些珍贵的文墨物品传承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也能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而深沉的情感,透露着对朋友、对文学、对青春的美好祝愿。通过这简短的四句,我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成纪善省亲关中
端门赐告得驰归,雪霁沙堤净不泥。
寒度雁声天远近,早行林影月高低。
河源出塞金绳直,岳色连云翠盖齐。
戏綵高堂称寿毕,归期先报郑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