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火宅(huǒ zhái)的意思:指家中失火或发生火灾。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蓼莪(liǎo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轻率、不稳定。
罗天(luó tiān)的意思:指天空被黑云覆盖,昏暗不见阳光。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 鉴赏
这首诗《悲火葬》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对火葬这一丧葬方式的哀伤与反思。
首句“夜雨啼乌黯自怜”,以夜雨和啼叫的乌鸦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暗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接着,“何人忍断蓼莪篇”一句,引用《诗经·小雅·蓼莪》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痛楚难以言表,即便是最勇敢的人也难以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肯将儿女千行泪,尽付郊原一片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愿意让孩子们的眼泪化作烟雾,飘散在郊原之上,这既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接受。通过儿女的泪水,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类情感相连,增强了诗歌的共鸣力。
“洞劫已甘投火宅,清凉无路到罗天”这两句,表达了对死亡的接纳与对来世的渴望。诗人似乎在说,即使面对火葬这一直接而残酷的死亡象征,他也愿意接受,因为心中仍存有一丝对清净、安宁的向往。这里的“火宅”和“罗天”分别指代佛教中的苦难之地和极乐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年年寒食清明节,徒向江边酹纸钱”两句,点明了每年祭扫的日子,人们虽然通过烧纸钱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但这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传统祭祀方式的反思,以及对真正缅怀逝者情感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哀思,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死亡以及如何纪念逝者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综上所述,《悲火葬》这首诗通过对火葬这一丧葬方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亲情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七二虎庙望南天门
天门真万丈,城郭已千重。
别界开灵府,高居见岱宗。
日光低午照,云影乱诸峰。
努力排修翮,琅琅玉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