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只耳兽齧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张(gāo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充满压力和焦虑。

古书(gǔ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尤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良计(liáng jì)的意思:良好的计策或策略

三趾(sān zhǐ)的意思:指动物的前爪或后脚的三个趾。

三角(sān jiǎo)的意思:三角形,指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形状。

升合(shēng hé)的意思:升:上升;合:合并。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合并后变得更加强大。

有用(yǒu yòng)的意思:有益、有价值、有帮助。

注释
耳兽:指有特殊形态的动物。
齧环:咬环,形容动作。
鹅擘喙:鹅张开喙,可能指动物进食。
春蒲短:春季生长的蒲草短小。
秋菌细:秋季的菌类细小。
翻覆俯仰:形容动物的动态变化。
两髻:比喻动物头部形状。
苟有用:如果有所用处。
随世:随世俗变迁。
鼎:古代贵重器物,比喻珍贵之物。
漂逝:消失。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常用来装酒。
良计:好主意。
翻译
只有耳朵的野兽咬着环,长嘴鹅分开它的喙。
春天的蒲草短,它脚趾下的尖锐在秋季显得细小。
你看它在翻滚中变换姿态,像头倒置的三角形,又如两个发髻。
虽然满腹经纶,但如果能被我所用,也会随世俗变迁。
你初次见到我便称我为宝鼎,但转眼间价值就消失无踪。
不如学习鸱夷袋,整天装满酒才是真正的良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古董的鉴赏和生活智慧的体现。诗中通过对一件古铜器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首先,"只耳兽齧环,长唇鹅擘喙"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古铜器上的装饰和造型,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工匠技艺的赞赏。随后,"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则是对器物形态的具体描写,其中“春蒲”、“秋菌”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器物的精巧与古雅。

在接下来的"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中,诗人通过对器物使用方式的描述,展现了其构造之巧妙。这里,“俯仰”、“翻覆”的动作描写,不仅展示了器物设计的智慧,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然而,在"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一句中,苏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便自己学富五车,对于实用的器物也愿意顺应时代的需求去理解和运用。这种豁达的人生智慧,是诗人深厚文化底蕴与生活哲学的体现。

最后,"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则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物品的名称或形式,而应该关注其实际用途和价值。这里,“鸱夷”意指古代以竹筒盛酒的一种方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实用主义的推崇,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珍视简单而有效的幸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鉴赏古董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透露了诗人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智慧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张伯起求志园分赋得采芳径

开径游从少,芳菲今正繁。

山多董林树,岸似武陵源。

世岂堪成傲,人谁共避諠。

何时伧父过,花发醉西园。

(0)

答戴进士仪周

燕市还来共酒杯,笑予寄宿在灵台。

省中兰佩今堪结,江上荷裳未可裁。

连骑岂知原宪病,淩云空羡马卿才。

玉河烟柳年年色,曾见何人奏赋回。

(0)

送刘选部孟真请告还夷陵

何事张衡咏四愁,飞花春散凤皇楼。

暂辞起草诸郎直,谁共鸣驺六传游。

三峡云帆巴子月,一江风笛渚宫秋。

廷中最忆山公启,兰佩荷裳未可留。

(0)

赠张司理羽王之雷州

酒尽征车不可留,劳君万里拥缇油。

荔枝熟处江云湿,杉叶飞时海郡秋。

赋后鹏抟多作浪,尊前蜃起自成楼。

竹书岁报无冤狱,前席从容待借筹。

(0)

吴侍御约卿宅同黎秘书惟敬杜舍人从殷得臣字

日下衣冠散紫宸,郑庄虚席正邀宾。

鹔鹴燕市频沽酒,鸿雁胡天半过春。

自笑负薪随计吏,偶从视草识词臣。

尊前意气惟须醉,世路风尘白发新。

(0)

河上送七郡太守入洛

关东犹切九重忧,已报诸侯会洛州。

梁狱竟劳田叔按,楚筵宁见穆生留。

嵩邙远近生寒色,瀍涧东西急暝流。

何日山河还带砺,词臣空忆兔园游。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