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分甘(fēn gān)的意思:指共同分担艰苦或困难。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甘乐(gān lè)的意思:甘心快乐,满足愉悦。
欢心(huā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心情愉快、快乐的状态。
景况(jǐng kuàng)的意思:景况指的是事物的状况或情况。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庭阶(tíng jiē)的意思:指家庭的门阶,比喻家境贫寒。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意可(yì kě)的意思:表示意思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 注释
- 抚族:形容家族和睦。
无如:没有比得上。
睦:和睦。
开亭:设立亭子。
意可知:意图明显。
庭阶:庭院台阶。
兰玉:比喻珍贵的花草。
即:就是。
埙篪:古代乐器,象征兄弟和谐。
分甘乐:分享甘甜的美食。
伐木诗:《诗经》中的篇章,常用来形容友情或宴饮。
欢心:欢喜的心情。
风景:景色。
况:何况。
相宜:非常合适。
- 翻译
- 对待家族没有比和睦更好的了,设立亭子的意图就显而易见。
庭院台阶上满是珍贵的兰花和美玉,兄弟间的关系就像埙篪的和谐音色。
共享美食时感到快乐,歌声与《伐木》之诗相应和。
心中的喜悦已经如此,更何况景色也如此适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寄题丁子厚二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亲密无间、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抚族无如睦,开亭意可知。"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兄弟情深的赞美之情,如同抚摸着温暖而柔软的东西一样,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亲昵感受。"开亭"则暗示了诗人在这座亭子里与兄弟间共度时光的情景。
"庭阶尽兰玉,兄弟即埙篪。" 这两句用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庭院,其中“兰玉”形容的是庭院中的花草,既有香气又是珍贵的象征;而“埙篪”则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这里形容兄弟之间如同音乐般和谐。
"食有分甘乐,歌谐伐木诗。" 这两句表达了在这个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分享美食的快乐以及共同创作音乐与诗歌的情趣。“分甘”意味着共享生活中的甜蜜,“伐木”则是古代创作音乐时击打树木以取材的行为。
"欢心己如此,风景况相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周遭环境的适意之感。“欢心”指的是内心的快乐,而“风景况相宜”则是说这种内心的喜悦与四周的美好景致非常契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兄弟情深以及生活之美好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