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阁成忧疢,飞邮走诏医。
《王沂公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忧虑从阁楼升起,紧急文书如疾风传送求医的信息。
他期待着像大雁般飞翔,但不能回归熟悉的池塘。
在宣室(汉代宫殿名)里,君王退朝后,访客乘车离去,涕泪涟涟。
这一切都预示着,朝廷之上应效仿萧何的严谨治国之道。
- 注释
- 下阁:忧虑的源头。
成:形成。
忧疢:深深的忧虑。
飞邮:快速传递的文书。
走诏医:紧急调派医生。
遵鸿:遵循大雁的飞翔。
徒望渚:只能遥望水边。
浴凤:沐浴凤凰。
不归池:无法回归原来的环境。
宣室:宣室殿。
君朝罢:君主退朝后。
翘车:乘车。
客涕垂:访客涕泣。
廊庙:朝廷。
画一:制定一种模式。
奉萧规:遵循萧何的治理原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体现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忧虑与感慨。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内心的沉重。
“下阁成忧疢”表达了诗人因失势或遭贬官而产生的心灵创伤;“飞邮走诏医”则展示了诗人急于求医救治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这里的“飞邮”指的是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显示出诗人对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
“遵鸿徒望渚”中,“遵鸿”可能是指古代某种信使制度,而“徒望渚”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和无奈。“浴凤不归池”此处的“浴凤”通常象征着美好而高洁的事物,不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则暗示了诗人的理想破灭,无法回复往日光景。
“宣室君朝罢”可能是指某个重要场合的结束,而“翘车客涕垂”则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别离时的情感状态,“翘车”即准备启程的马车,“客涕垂”则形容泪水涟涟。
最后,“正应廊庙上,画一奉萧规”中的“廊庙”指的是宫殿或官署之类的建筑物,而“画一奉萧规”可能是说诗人在这种地方留下了自己的作品或思想,以此作为对未来某种承诺或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一位政治人物面对挫折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访道者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㰹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
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
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
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
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戏题画
唤出眼,何用苦深藏。缩却鼻,何畏不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