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茅(bái máo)的意思:白茅是指茅草的颜色白色,比喻人品纯洁或清白无辜。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寸毫(cùn háo)的意思:形容极为细小、微不足道。
点铁(diǎn tiě)的意思:指给铁器上点燃烧的火,比喻对事物进行最后的完善或者最后的关键一击。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牛蹄(niú t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力量、能力非常强大,像牛一样踏实稳健。
儒宫(rú gōng)的意思:儒宫指儒家学说的殿堂,也指儒家的学府或学派。
衰泪(shuāi lèi)的意思:指悲伤哭泣,形容情绪低落或不幸的遭遇。
昔者(xī zhě)的意思:过去的人或事物
羊角(yáng jiǎo)的意思:羊角是指羊的角,比喻事物的前景或发展趋势。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泓(yī hóng)的意思:指一汪水,形容水量丰富。
羊角风(yáng jiǎo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脸上长有红斑、红疙瘩等皮肤病。
- 翻译
- 昔日的齑盐生活曾充满儒雅之气,芦苇洁白茅草金黄处处相同。
跟随您十年,繁琐事务如铁般磨砺,您的教诲使我逐渐豁然开朗。
一池春水渐渐映照牛蹄,万里行程初见羊角般的微风。
想要回到过去已无可能,两行老泪只能随春风飘散。
- 注释
- 齑盐:形容清贫的生活。
谩:空有,徒然。
儒宫:儒士的居所,指读书人生活环境。
苇白茅黄:象征朴素的自然景色。
十载:十年。
点铁:比喻艰难的工作或学习。
寸毫:细微之处,这里指学问。
披聋:使耳朵(比喻心灵)变得敏锐。
渐笑:逐渐欢笑,形容心情转变。
牛蹄水:形容水面平静如牛蹄印。
羊角风:形容微风轻柔,如羊角般轻拂。
三隅:三个角落,这里指过去的时光。
嗟已矣:感叹时光已逝。
衰泪:老泪,表示感慨之情深重。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齑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岁月沧桑的景象,"齑盐"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昔者"指往日,"谩儒宫"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渲染,"苇白茅黄处处同"形容的是自然界中草木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的统一色彩。
"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十载"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从公"是指与朋友的关系,"烦点铁"形容的是内心的哀伤和不舍,"寸毫令我稍披聋"则是比喻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深,甚至超过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
"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定和超然的情怀,"一泓渐笑牛蹄水"形容的是水流潺潺带来的平静喜悦,"万里初观羊角风"则是指从远方观察自然景象所得的新鲜感受。
"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无尽哀伤,"欲反三隅"是想要回忆起往事,却又感到遗憾,"嗟已矣"是一种深切的感叹,"两行衰泪付春风"则是将眼泪随着春风飘散,形容了哀伤之情无处不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
淫雨天公不肯晴,区区香火屡哀鸣。
两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忧责匪轻。
已幸早禾方露积,正怜秋稼与云平。
蓱号莫败西成好,捩手从来易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