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
《送别》全文
唐 / 刘方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华亭霁色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

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回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回潮(huí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发生逆转,由衰退转为兴盛。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樯竿(qiáng gān)的意思:指船上的主桅杆,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心或关键所在。

清淮(qīng huái)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水,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私。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注释
华亭:地名,古代县名,今上海市松江区一带。
霁色:雨后放晴的景色。
樯竿:船上的桅杆。
莫怪:不要责怪,不要奇怪。
山前:指河流两岸的地形。
深复浅:水位忽深忽浅。
清淮:清澈的淮河。
两回潮:一天两次潮汐。
翻译
今天的华亭雨过天晴,云雾中的船桅渐行渐远。
不要奇怪山前水深水浅的变化,淮河一日之内会有两次潮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送别时的景象和心情。在“华亭霁色满今朝”一句中,"华亭"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霁色"则是指雨过天晴的样子,整句话表达了一个清新明朗的早晨场景。接下来的"云里樯竿去转遥","樯竿"通常指的是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来比喻远行的人渐行渐远,云层中只能看到高高举起的樯竿,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第三句"莫怪山前深复浅"中的“莫怪”是勉励别人的语气,可能是在安慰即将离别的人不要在意某些事物的不同或变化。"山前深复浅"则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浅,不同的遭遇和相处的时间会影响彼此的情感。

最后一句“清淮一日两回潮”则是以淮河的潮汐来比喻情感的起伏,"一日两回潮"形象地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绪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送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方平

刘方平
朝代:唐   籍贯:唐朝河南洛阳   生辰:758年前后在世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猜你喜欢

夜泊兴济有感外戚张氏故居之地

恩泽当年冠列侯,只今安在水东流。

始知热处为投井,谁戒权门是覆舟。

朝槿发华难到夕,井梧落叶早知秋。

荣枯本是寻常事,清夜无端莫起愁。

(0)

次兴济感事留示冯云亭时方不理于口

归骑迷荒渡,空城枕浊河。

官闲公吏少,邑小弊民多。

一叹一回老,三年三度过。

冯唐吾与汝,勋业近如何。

(0)

住店

穷途落宕几经秋,惭愧人前说壮游。

酒幌飘来红日晚,鞭梢指处暮烟稠。

冰生布被人如猬,风撼茅檐屋似舟。

珍重行囊须仔细,莫嫌临去再回头。

(0)

遣兴

万感方难去,临时忽又秋。

山河充浩气,天地寄孤舟。

击楫情弥烈,倾杯思更愁。

如何古乐府,惟彼杜康求。

(0)

戏和许寿峰睡起诗二首·其一

睡乡境比醉乡宽,一枕无庸任五官。

只恐世间名利客,营营转复梦槐安。

(0)

芦台四景·其三盘古沟壑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

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