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夜闻雁》
《舟夜闻雁》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春雁不宿渚,夜飞鸣向舟。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

且复羽翼,谁能忘匹俦

溯洄将倩尔,明发见中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宿(bù sù)的意思:不留宿,不过夜。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发见(fā jiàn)的意思:发现;看到;找到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匹俦(pǐ chóu)的意思:形容夫妻或伴侣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和谐共处。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中洲(zhōng zhōu)的意思:指地理上位于两水之间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处于两个有利条件之间的地位。

鉴赏

这首《舟夜闻雁》描绘了春夜舟行中所听到的雁鸣,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春雁不宿渚”,点明了雁群在春天的迁徙途中,不选择停歇在岸边的沙洲上,而是继续飞翔。这既表现了雁群的迁徙特性,也暗示了它们对自由和远方的追求。

“夜飞鸣向舟”则进一步描绘了雁群在夜晚飞行时,它们的鸣叫声传入舟中,给舟行的旅人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体验。这种声音既有孤独的意味,又蕴含着生命的活力。

“三江惊始旦,二月重南游”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雁群从清晨开始的活动,以及它们在二月再次进行南方的迁徙。这里不仅体现了雁群的季节性迁徙规律,也暗含了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之情。

“且复韬羽翼,谁能忘匹俦”表达了雁群在迁徙中的团结与互助精神。即使是在迁徙途中,它们也会暂时收敛翅膀,以减少飞行的负担,同时也体现了雁群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最后,“溯洄将倩尔,明发见中洲”则以一种期待和憧憬的语气结束,预示着雁群将返回北方,而旅人则期待着明日清晨在中洲见到雁群的身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旅程的感慨。

整体而言,《舟夜闻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舟行中雁群迁徙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友情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上元灯词·其一

高揭冰轮朗照空,晚来又定紫澜风。

今年灯景增妍丽,都为含花雪告丰。

(0)

芦花

蓼渚西风九月秋,丛芦招雁下汀州。

渔舟唱晚人何处,烟水茫茫古渡头。

(0)

新柳三首·其二

风卷轻丝拂短亭,嫩芽初茁露华零。

绮筵低映樽中绿,画阁惊看陌上青。

带雨浮来芳草色,倚风举动落花馨。

汉宫春黛描难似,几忆章台梦未醒。

(0)

夏日过西园访员峤侄留饮竹下

双扉昼掩薜萝深,一榻清风太古心。

虎耳草齐云覆径,龙孙箨落玉成林。

不辞斗酒逢知己,闲听幽禽送好音。

醉里呼童茶熟候,懒依苔石倦登临。

(0)

春帖子·其二

喧鸣腊鼓发韶妍,迟日罘罳飏瑞烟。

屏綵祥徵胜银里,盘辛芳献颂椒前。

(0)

野店

野店居安忘寄寓,贫民生计自为谋。

漫询公赋如何纳,且喜山田薄有收。

虎落编柴防夜径,鱼梁叠石截寒流。

稔秋村景方生慰,转念南邦又益愁。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