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井陉(jǐng xíng)的意思:指坚固如井、险要如陉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安全稳固的地方。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小车(xiǎo chē)的意思:小车指的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用来比喻力量、地位等方面较小的人或事物。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榆柳(yú liǔ)的意思:指榆树和柳树,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月轮(yuè lú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明亮如轮。
曾伤(zēng shāng)的意思:形容曾经受过伤害或遭受过打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乎它早发》描绘了一幅清晨出发的生动画面。首句“小车欲发候鸣鸡”写出行者在黎明时分等待鸡鸣声起,准备启程,显示出古人对时间的精准把握和对旅途的期待。接着,“榆柳参天路不迷”描绘了道路两旁高大的榆柳树,既增添了行路的诗意氛围,又暗示了路途的清晰可见。
“斗柄正垂滹水北,月轮将落井陉西”两句通过描绘北斗星的位置和月亮即将落下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早行的时空感,同时也寓含着旅程的漫长与未知。诗人以“九霄健鹄曾伤翮,万里神驹敢?蹄”比喻自己虽曾受挫,但此刻仍怀有远大志向,决心一往无前。
最后两句“忽见戍楼红日上,却观瀛海蹑丹梯”,诗人笔锋一转,以红日升起象征希望的到来,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与信心,同时以“瀛海”和“丹梯”象征远方的壮丽景色和登高望远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行的场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朝文人对于旅途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桂之树行
桂之树,枝叶一何纷披。托根三山阳,流辉南海湄。
隆冬霜露常不衰,扳桂之枝仰母慈。
云衣霓带皇所绥,荣光炜煜无休期,丹穴之鸟将来仪。
桂之树,其实何离离。
惟母有子载以驰,南觐上元西瑶池。
鸤鸠均平巢树枝,岭海之氓饱而嬉,非母之德嗟何为。
猗桂树,寿无极,长江如虹流不息。
踆乌之飞矫其翼,何以寿母此其匹,于万斯年保贞吉。
送何乔仲赴阙四首·其四
羽檄起边庭,夜火沉秋柝。
六月犹出师,连营亘沙漠。
虽收瀚海功,未极西山瘼。
丈夫徇国心,安能处其薄。
努力宣令猷,康屯运奇略。
卿云睹轮囷,欃枪见清廓。
马多却走馀,民有康衢乐。
王道喜清夷,书生守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