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辰极(chén jí)的意思:指极其优秀或卓越出众的人或事物。
初寒(chū hán)的意思:初寒指的是寒冷的初冬时期。
得天(dé tiān)的意思:得到上天的赐予或恩惠
凤驾(fèng jià)的意思:指善于驾驭、统御大局的人物。
寒菊(hán jú)的意思:
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 韦应物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莲井(lián jǐng)的意思:指德行高尚的人或事物。
龙旗(lóng qí)的意思:指带有龙形图案的旗帜,比喻威武、威严的旗帜。
梅梁(méi liáng)的意思:梅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华出众。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应节(yīng jié)的意思:指根据节日、场合或时令的特殊要求,做出相应的举止、行为或准备。
萸房(yú fáng)的意思:指人的家庭或住所。
- 翻译
- 应时的茱萸挂满了枝头,初秋的菊花园清新如新。
龙旗在晨光中闪耀,凤凰车威严地驶过香气四溢的宫门。
莲花井最适合夏日,梅花梁则更显春天的气息。
我欣喜能陪伴在雁塔左右,仿佛得到了天赐的圣洁之身。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水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情。
“应节萸房满,初寒菊圃新。”两句点明时令,萸房即萸菜,因其味道而得名,常在秋季食用,表示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敏感。菊花在秋天盛开,这里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也透露出初冬的寒意。
“龙旗焕辰极,凤驾俨香闉。”此处借助龙旗和凤驾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形容寺庙的庄严与神秘。龙旗在这里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凤驾则是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凤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和平。香闉,即香气缭绕的门户,这里暗示了寺庙内外的清净与肃穆。
“莲井偏宜夏,梅梁更若春。”此两句写的是不同季节下景物的情趣。莲花盛开于夏季,井边常有莲香,因此说“莲井偏宜夏”。梅花则在春天开放,诗人可能意指春日游览之乐。
“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这里的“一忻”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陪雁塔”则是说与高耸入云的塔相伴,仿佛能够触及天空,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临之际的心境与感受,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氛围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行感怀
风帆江上往来频,渔叟应多笑此身。
自愧无才酬圣泽,已甘行乐负青春。
疲羸未复空忘味,纲绪难条欲问津。
更拟倾杯祝天地,世间不用长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