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鸡在树,风静雁抛芦。
《何意》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何 意 宋 /晁 说 之 何 意 此 闲 居 ,逋 亡 且 谩 如 。日 高 鸡 在 树 ,风 静 雁 抛 芦 。雨 露 传 新 令 ,儿 童 说 故 都 。秋 光 金 甲 上 ,丑 虏 犯 王 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逋亡(bū wáng)的意思:指逃亡、流亡。
丑虏(chǒu lǔ)的意思:指相貌丑陋的俘虏,也泛指相貌丑陋的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故都(gù dū)的意思:故都指的是曾经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古代都城。也可以泛指曾经是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中心地带。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金甲(jīn jiǎ)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黝黑如金属甲胄。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王诛(wáng zhū)的意思:指以王法治罪,使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 注释
- 何意:为何。
逋亡:逃避追捕。
漫如:随意。
日高:太阳高照。
鸡在树:鸡鸣于树梢。
雁抛芦:大雁飞过芦苇。
雨露:雨水和露水。
新令:新的指令或消息。
故都:过去的都城。
秋光:秋天的阳光。
金甲:比喻秋天的阳光灿烂。
丑虏:贬称敌人。
犯王诛:侵犯王权,将受惩罚。
- 翻译
- 为何选择这样的闲居生活,仿佛在逃避追捕般随意。
太阳高照时,鸡儿在树上鸣叫,风静止时,大雁飞过芦苇丛。
雨露带来了新的命令,孩子们谈论着过去的都城。
秋天的阳光照耀,如同披上金甲,敌人胆敢侵犯,必将遭受应有的惩罚。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何意》,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意外地过着闲居生活,仿佛逃亡般随意的心态。"日高鸡在树,风静雁抛芦"描绘出宁静的乡村景象,鸡鸣于树梢,大雁飞过芦苇丛,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接下来,诗人通过"雨露传新令,儿童说故都"暗示了对时局的关注,即使身处闲居,也关心着远方的政事和故都的消息。最后两句"秋光金甲上,丑虏犯王诛"则寓意深长,以秋天的金甲象征正义的力量,表达对侵犯者("丑虏")必将受到惩罚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隐逸之情,又含家国之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