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祀风师迎神曲》
《祀风师迎神曲》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以感通。鼎徂修蚃,时惟礼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感通(gǎn tōng)的意思:互相感应、互相交流。

勾芒(gōu máng)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得茂盛、繁荣。

和应(hé yì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

青旗(qīng qí)的意思:指军队的旗帜,也用来形容军队的作战能力、威武形象。

太皞(tài hào)的意思:太皞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高悬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祥风(xi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吉祥如意,充满喜庆气氛。

御气(yù qì)的意思:控制情绪,克制怒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神圣的祭祀仪式,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崇高敬畏之情。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一句中,“太皞”指的是上古时代的帝王,他们能够与天地合一,掌握宇宙的根本力量。"勾芒"则是星辰的排列和运行,暗示了祭祀活动必须顺应天道的安排。

接下来的"苍龙青旗,爰候祥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苍龙"象征着权威与神圣,而"青旗"则是古代用以表示指引方向和信号的工具。"爰候"意为等待、观察,这里的"祥风"预示着吉祥之气即将到来。

"律以和应,□以感通"一句中,“律”在这里是指音乐节奏,它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呼应。而“□”处空缺,可能是指某种神秘或不可名状的事物,通过这场祭祀活动达到与之沟通。

最后的"鼎徂修蚃,时惟礼崇"则具体描绘了仪式中的具体操作。"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具,用于烹饪牲畜,表示祭祀活动的庄重和隆重。"徂"字有修饰、整治之意,而"修蚃"则可能指的是对祭品的准备。"时惟礼崇"强调了在特定时间里,对神明的尊崇与敬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宇宙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他们对于宗教仪式的庄重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准备。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超越世俗、与神灵沟通的崇高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棹穿波底月。

(0)

游鼓山喝水岩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

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

松下止呵导,山前屏车骑。

仰窥白云峰,俯蹑青螺髻。

半天开佛刹,杰阁照金翠。

路穷两崖间,巨石擘元气。

何年泻白虹,一喝回狂势。

冲波落山后,馀力泄厚地。

山灵畏定力,仙鬼吝幽閟。

至今千仞底,不见波流驶。

寻师水倒回,卓锡泉涌沸。

异事惊倒人,此理本无二。

亭边数苍石,刻画几大字。

顾怜身后名,惨戚当时意。

茫茫千万古,存灭可胜记。

灰劫同一尽,要自济儿戏。

不如生前酒,对石聊一醉。

醉到无何乡,却就僧床睡。

(0)

句·其四

旅程一见错欢喜,彷佛吾乡茉莉花。

(0)

次韵袁起岩提刑游金焦二山二首·其二

忆曾归自雪边州,帆落中?小系舟。

食蛤坐来期汗漫,驾鸿飞去揖浮丘。

卧游久矣无登览,辱赠跫然有唱酬。

寂寞东皋舒啸后,为君濡笔赋临流。

(0)

楚公鹰

与鹰写真惟楚公,与公作歌惟老杜。

画托此歌以不朽,至今人诵抟空句。

相传妙画旧通灵,乌鹊不敢巢庭树。

饥未饱肉资远击,凛然戴角乃□顾。

枯枝绝笔半已讹,飞鸟脱字无缘补。

好事能来一赏音,不必移之在缣素。

(0)

早起

鼕鼕五鼓动,客子推枕起。

馀灯明壁间,照我发垂耳。

呻吟与鼻息,彻晓声未已。

谁言吴越异,疾痛切吾体。

向来参内篇,久已一生死。

区区穷通者,未足置愠喜。

渠方怒张髯,我亦笑弹指。

珍重青原山,岁晚吾与尔。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