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回次(huí cì)的意思:
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 明 孟称舜 《娇红记·芳殒》:“病魂灵飞去多迴次,博不得一声疼惜。”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建寅(jiàn yín)的意思:指早晨,清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思越(sī yuè)的意思:指思想超越常人,触及高深境界。
岁稔(suì rěn)的意思:指庄稼成熟,收获丰富的意思。
土牛(tǔ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始、粗犷、朴实。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物望(wù wàng)的意思:指物体的外貌或形状。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星回(xīng huí)的意思:指星星回归原位,比喻事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人回到故乡。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玉律(yù lǜ)的意思:指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准则。
越乡(yuè xiāng)的意思: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地方。
月建(yuè jiàn)的意思:指月亮从新月逐渐增大到圆满的过程,比喻事物逐渐兴盛或发展壮大。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 注释
- 玉律:指古代的律管,这里比喻为时节的规律。
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春节。
青阳:春天,因春天草木萌发,颜色青翠而得名。
此辰:这个时候。
土牛:用泥土塑造的牛,古代习俗在立春时制作以祈求丰收。
岁稔:丰收之年。
綵燕:彩色的纸或绸缎扎成的燕子形状的装饰,象征春天和吉祥。
年春:新春。
腊尽:腊月结束。
星回次:星辰回归到特定的位置,指季节更替。
寒馀:冬季剩余的寒冷。
月建寅:农历正月,古人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配十二个月,正月为寅月。
风光:风景。
行处好:到处都很美。
云物:云彩和景物。
望中:远望之中。
流水:流动的水,这里指解冻的河水。
初销冻:刚开始解冻。
潜鱼:水中的鱼。
振鳞:摆动鱼鳞,此处比喻鱼儿开始活跃。
梅花:冬天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柳色:嫩绿的柳树颜色,代表春天。
偏思:特别思念。
越乡人:远离家乡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或其他南方人。
- 翻译
- 美好的法规传递了佳节的信息,温暖的春天应和着这一时刻。
泥土塑成的牛预示着丰收之年,彩绸扎成的燕子代表着新春的到来。
腊月已尽星辰回归原位,寒冷将尽月份进入建寅(正月)。
所到之处风景都那么美好,望向远方云景中透出新意。
冰封的水流开始融化,水下的鱼儿准备摆动鱼鳍。
梅花与柳色相映成趣,特别让远离家乡的人思绪万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节气“立春”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到来的生机与活力。
“玉律传佳节”一句,运用了“玉律”比喻时间的准确无误,如同玉石制成的法典一般,传达出立春这一时节的重要性。接着,“青阳应此辰”则描绘了春日阳光明媚,与立春相呼应。
“土牛呈岁稔”一句,用“土牛”指代农事,表明农业生产的季节已经到来,而“綵燕表年春”则通过燕子的出现,更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写出了立春后自然界的变化。这里,“腊尽星回次”指的是岁末之际,旧年最后一颗星辰隐去,而“寒馀月建寅”则描绘了冬日余寒未消,新月初升的情景。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两句,是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叹。春风拂过,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而远处的云朵也呈现出新的模样。
“流水初销冻,潜鱼欲振鳞”则描绘了冰雪融化,河水解冻,鱼儿在水中活跃起来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画面。
最后,“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梅花和柳树都已露出新绿,而诗人却偏偏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深切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日世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