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漫兴·其六》
《春日漫兴·其六》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为瑟为竽调转孤,文章千万葫芦

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

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

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玉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霾(chén mái)的意思:指空气中的灰尘和烟雾,也用来形容环境污染严重。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调转(diào zhuǎn)的意思:改变方向或状况;扭转局面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万一(wàn yī)的意思:表示对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做出预防或警示,以防止损失或避免后悔。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春日漫兴(其六)》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为瑟为竽调转孤”,以乐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瑟和竽是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用以象征艺术创作的孤独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艺术追求中感到的孤立无援。

“文章千万一葫芦”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文章的数量形容得极为庞大,却仅装在一个葫芦里,寓意着知识或才华的稀缺与珍贵,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上浮躁风气的讽刺。

“几人能识真李贽,到处偏争假卓吾”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李贽和卓吾的名字,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上伪善现象的批判。李贽和卓吾都是明朝的思想家,诗人在说“几人能识真”时,实际上是在质疑当下的社会是否有人能够辨别真伪,而“到处偏争假”则揭示了人们盲目跟风、崇尚虚名的现象。

“每听风声思吠影,时留黛粉学妆狐”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通过“风声”与“吠影”、“黛粉”与“妆狐”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谣言面前的盲从,以及在模仿他人行为时的盲目与虚假。

最后,“凭谁尽扫尘霾路,万里霜天湛玉壶”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除社会污浊、追求真理与纯净的渴望。诗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扫除社会上的种种不正之风,让世界如同万里霜天中的玉壶一般清澈透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读孟子

千载士推无比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0)

岘山亭置酒

石磴萦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虚亭。

春归野路梅争白,雪尽沙田麦正青。

马窟飞云临画栋,凤林斜日照疏棂。

长年酒量殊山简,却上篮舆恨独醒。

(0)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其三

秫地成来多酿酒,杏林熟后亦留钱。

不须置驿迎宾客,直到门前系画船。

(0)

舟中书怀

孤篷转徙空随牒,一出侵寻费三月。

厌从梦境作寄居,欲赴鸥群填见阙。

我且戒涂儿挽之,裹粮又趁蒲帆西。

初心犹幸江神信,后计不教儿女知。

(0)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其五药山

野鹤精神云格调,逼人气韵霜天晓。

松下残经看未了,当斜照,苍烟风撼流泉绕。

闺阁珍奇徒照耀,光无渗漏方灵妙,活计现成谁管绍。

孤峰表,一声月下闻清啸。

(0)

蝶恋花·其一

一望瑶华初委地。更约幽人,共赏岩边翠。

试把方诸聊与试。无情争得无中泪。

飞瀑恐从星汉至。渐向宾筵,但觉寒如水。

自爱一轮方得意。轻随箕毕还成累。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