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为山下别,落月在林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高世(gāo sh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才华、有能力。
极谈(jí tán)的意思:形容言辞极端、言辞激烈的谈论或批评。
惊湍(jīng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引申为形势危急或事态紧张。
卷舌(juǎn shé)的意思:指发音不清晰,舌头不灵活或不协调的现象。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龌龊(wò chuò)的意思:指言行不正派,品德败坏,道德上的肮脏和不正派。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五峰(wǔ fēng)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形成五个峰顶。比喻事物高大、繁多。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小官(xiǎo guān)的意思:指的是地位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
屹然(yì rán)的意思:屹然表示坚定稳固,高耸不倒的意思。
羽翰(yǔ hàn)的意思:指文学才能或文人身份。
振羽(zhèn yǔ)的意思:指振奋羽翼,重新展翅高飞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赠利安禅伯》。诗中描绘了名山中的隐者与僧人的相遇,以及诗人对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名山多隐者”,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身份——山中的隐士。接着“五峰遇僧安”描述了在五座山峰之间遇到了僧人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屹然高世姿,眉目冰雪寒”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僧人的高洁气质和清冷的面容,仿佛冰霜一般,暗示其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极谈了无迹,卷舌回惊湍”则描绘了僧人与诗人的交谈,谈话深入而无痕迹,仿佛水中的鱼儿游动,既生动又隐秘。卷舌回惊湍,更是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僧人言语的巧妙与深邃。
“令我愧道心,龌龊滞小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世俗生活的反省和对僧人精神境界的向往。他自感在官场中过于拘泥于琐事,内心不够纯净,因此对僧人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羡慕。
最后,“不能与斯人,物外振羽翰”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僧人一同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遗憾。“惜为山下别,落月在林端”则是对与僧人分别时情景的描写,月落林间,象征着离别的寂静与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者与僧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