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禅道(chán dào)的意思:禅宗的修行方法;指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启迪的修行之道。
承天(chéng tiān)的意思:承担天命,负责任。
初一(chū yī)的意思:指新的一天或新的开始。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打鼓(dǎ gǔ)的意思: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紧张不安的状态。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过于(guò yú)的意思:超过一定程度,过分。
毁谤(huǐ bàng)的意思:指故意诋毁、中伤他人,损害别人的名誉和声誉。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舌人(shé r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的人,也称为舌辩之人。
无舌(wú shé)的意思:无舌指不会说话或缄默不语的状态。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相许(xiāng xǔ)的意思:双方互相同意或答应,达成共识。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月月(yuè yuè)的意思:每个月都有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争教(zhēng jiào)的意思:指竞相争夺教职或求学机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允韶所作的《偈七首》中的第三首。它以月圆之夜的热闹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教中一些言行的批判。诗中提到,无论是在初一还是十五,人们敲钟打鼓庆祝,但如果这些活动涉及对禅道的诋毁或佛祖的不敬,那么即使打着慈悲的旗号,也显得过分。诗人以“承天鼻孔笑伊”形容上天对此的嘲笑,暗示这样的行为并未真正体现佛教的慈悲精神。最后,诗人指出,即使有舌头的人能表达意见,但那些没有舌头的人(可能指无法言说的修行者)又如何理解这种喧嚣和不敬呢?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表面慈悲实则偏离佛法的行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