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归桡(guī ráo)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归于正途,回归正常。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浪痕(làng hén)的意思:指海浪退去后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留下的印记。
落潮(luò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去,暴露在水面上的沙滩或礁石。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鸣橹(míng lǔ)的意思:指划船时划水声响亮,比喻有声有色地叙述事情或表达意见。
平头(píng tóu)的意思:指头发平整整齐,没有造型。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西兴(xī xīng)的意思:指人们的欢乐、兴奋之情。
相向(xiāng xiàng)的意思:互相朝着相同的方向或目标前进。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心识(xīn shí)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意识、思想认知等。
云涛(yún tāo)的意思:指云彩和波涛,形容气势磅礴、浩大壮丽的景象。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感。
首句“海门山边初落潮”,以“海门山”点明地点,暗示出广阔的海洋背景,而“初落潮”则预示着潮水退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西兴渡口浪痕高”进一步描绘了渡口的景象,浪花在退潮后留下痕迹,显示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渺渺目乱翻云涛,心识不语迎归桡”两句,诗人通过视觉和内心感受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远处的云涛翻滚,仿佛与天际相连,而诗人的心却在默默迎接归来的船只,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灵境界。
“江亭晚日风萧骚,轧哑鸣橹相向摇”描绘了江边亭子在夕阳下的景象,晚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而船上的鸣橹声则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节奏的细腻捕捉。
最后,“平头雁落沙没腰,舟人底处寻青招”以雁落沙滩、舟人寻找青招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雁群低飞,落在沙滩上,似乎在寻找栖息之地;而舟人则在寻找某种标志(青招),可能是指引方向的信号或某种特定的标记。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蕴含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傍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思熟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章邦杰移家馀杭包家山
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
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
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
渊明三径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
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
渊明为酒接休元,我每移书谢州牧。
渊明纸笔课儿曹,我子长歌紫芝曲。
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
行将卜隐包家山,誓与苍生鍊大还。
愿君门外诛榛菅,来者勿拒容跻攀。
镜湖遗老老且孱,犹堪护鼎诃神奸。
功成拔宅自仙去,唯馀井臼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