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绉葛衣风渐紧,滴残莼梦漏初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屋(gāo wū)的意思:指高楼大厦,比喻地位高、身份尊贵。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生魄(shēng pò)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先知(xiān zhī)的意思:指能够预知未来的人。
砧韵(zhēn yùn)的意思:指古代打造铁器的铁砧上敲打的声音,比喻有才华的人的诗词歌赋。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其倬的《不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夜画面。首句“萤流高屋影相追”,通过萤火虫在高大屋檐下飞舞,投下的光影摇曳,展现出夜晚的幽深和流动感。次句“水外疏星拂地垂”,进一步描绘了星空的寥落,星星仿佛低垂至水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吹绉葛衣风渐紧”写出了秋风的逐渐增强,轻轻吹动着葛衣,带来一丝寒意。接着,“滴残莼梦漏初迟”以漏壶的滴水声暗示夜已深沉,诗人难以入眠,梦境中的美味莼羹也被打断,寓言了内心的孤寂与思虑。
“三秋似月才生魄,四序如花半在枝”运用比喻,将秋天比作新月,既描绘了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砧韵虫声愁几许,旅人双鬓最先知”,通过砧声和虫鸣交织出的哀愁,以及旅人的白发,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人生的沧桑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孤独无眠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