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脱新镌,扃钥开清晓。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气(cái qì)的意思:指人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气质。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朝士(cháo shì)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或士人。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雕琢(diāo zhuó)的意思: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琢磨,使事物变得更加完美。
多年(duō nián)的意思:多年的时间
恶露(è lù)的意思:指女性分娩后,子宫排出的残留物。
干城(gā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用来比喻坚强的意志和才干。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光耀(guāng yào)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光辉灿烂。
含蓄(hán xù)的意思:
[释义]
(1) (动)包含。
(2) (形)(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他说的话很含蓄。(作谓语)
(3) (形)(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含蓄地表达感情。(作状语)
[构成]
并列式:含+蓄
[同义]
涵蓄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扃钥(jiōng yuè)的意思:扃钥是指门锁的钥匙,比喻解决问题或打开困局的关键。
赳赳(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勇猛有力,气概豪迈。
巨璞(jù p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深奥。
临文(lín wén)的意思:临文指的是即兴作文或即兴写作。
灵珠(líng zhū)的意思:指智慧、才能或者珍贵的东西。
美恶(měi è)的意思:美好和恶劣,好与坏,美丽和丑陋。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袍带(páo dài)的意思:指朋友之间的亲密和信任。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思忧(sī yōu)的意思:思忧是指担心忧虑,思虑烦恼。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文衡(wén héng)的意思:指文辞的质量和内容经过权衡衡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衔枚(xián méi)的意思:指人们在行动或言语中隐晦地表示某种态度或意图。
香案(xiāng àn)的意思:形容某个案件或问题非常重要、关键。
斜照(xié zhào)的意思:指太阳斜照的光线,比喻事物的光辉已经衰落,或者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形见(xíng jiàn)的意思:形态外貌和内在品质相符合。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修毫(xiū háo)的意思:修饰细微之处,形容非常细致、精巧。
饮流(yǐn liú)的意思:饮水。
远徼(yuǎn jiǎo)的意思:远离故乡,往远方旅行。
运动(yùn dòng)的意思:指人体肢体活动或各种体育活动。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重赏(zhòng shǎng)的意思:给予丰厚的报酬或奖励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 鉴赏
此诗《观试》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考场的肃穆与考官的公正,以及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待。
首句“题墨脱新镌,扃钥开清晓”描绘了清晨考场开启的情景,墨迹新镌,门扉紧闭,待到清晓时分,才缓缓开启,预示着考试的庄严与神圣。
“文衡朝士高,香案天风小”则进一步渲染了考场的氛围,文衡(古代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地位崇高,香案(放置试卷的桌子)在天风的轻拂下显得格外小巧,暗示了考试的严谨与公平。
“银袍带残月,玉鹭集寒沼”通过银袍与玉鹭的描绘,展现了考生与考官的尊贵与优雅,同时“残月”与“寒沼”也暗示了考试的艰难与挑战。
“赳赳干城材,衔枚出远徼”赞扬了考生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守卫边疆的勇士,即使在遥远的边疆也要坚守职责,体现了对人才的期待与尊重。
接下来的几句“才气方自强,未战意先挑。临文寻汝贤,形见乃微妙”表达了对考生才华的赞赏与期待,即使还未真正较量,但通过文字就能看出其卓越之处。
“人才焉可齐,云汉多年少”强调了人才的独特与不可替代,如同云汉中的星星,虽多却各有光芒,年轻人才尤其珍贵。
“悭思忧明膏,俊性玩斜照”描绘了考生在考试中深思熟虑,忧虑自己的表现,同时也能在斜阳中找到乐趣与灵感。
“得丧召荣辱,美恶露嚬笑”说明了考试结果会带来不同的命运与情感反应,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反映出个人的品质与态度。
“修毫饮流液,灵珠落光耀”比喻考生用笔如神,字迹流畅,犹如灵珠般闪耀,展现出他们的才华与创造力。
“雕琢破巨璞,歌舞探长鞘”象征着通过努力与智慧,将原始的璞玉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在欢歌中探索知识的长河。
“含蓄既寂寂,运动还渺渺”表达了考试过程中的静默与思考,以及考试结束后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最后,“重赏岂敢吝,行当塞明诏”表明了对优秀人才的奖励不会吝啬,并且会按照朝廷的明令进行表彰,体现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与公平。
整首诗通过对考场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社会对教育与人才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美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