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灌口李侯庙》
《灌口李侯庙》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神灵

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

赫赫姓名史记巍巍功德图经

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灌口(guàn kǒu)的意思:指通过巧妙的手段或方法,使对方不得不说出真实情况或意图。

官报(guān bào)的意思:指官方发布的公告或消息。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庙庭(miào tíng)的意思:指庙宇的庭院,也泛指宫廷或者官府。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牲醴(shēng lǐ)的意思:指牲畜和醴酒,比喻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史记(shǐ jì)的意思:史书记载的历史。也指有关历史的书籍或资料。

水利(shuǐ lì)的意思:水利是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的技术和措施。

水患(shuǐ huàn)的意思:指由于水灾引起的灾害。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细读(xì dú)的意思:仔细阅读或观察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鉴赏

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灌口李侯庙》诗,通过描绘灌口李侯庙的祭祀活动与历史功绩,展现了对古代水利工程的颂扬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联“水患能除水利兴,遂于灌口阐神灵”开篇即点明主题,赞扬了水利工程对于消除水患、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灌口”这一地名引出祭祀对象——李侯,暗示其在水利建设上的卓越贡献。

颔联“县官报祀陈牲醴,使者函香拜庙庭”具体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县官和使者代表官方进行祭祀,陈设祭品,焚香礼拜,体现了对李侯的尊敬与纪念。

颈联“赫赫姓名昭史记,巍巍功德著图经”进一步强调了李侯的功绩被载入史册,其伟大的道德品质和贡献被后世铭记,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李侯的崇高评价。

尾联“我来独爱询遗事,细读奎斋学士文”则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庙宇,探寻李侯的生平事迹,阅读奎斋学士的文献,以深入了解李侯的事迹和思想,流露出对李侯及其贡献的深深敬意和浓厚兴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成就,也歌颂了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的先贤,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题金相寺三首·其一

丈室十一尺,闽山数百层。

春风近梅柳,腊水漫沟塍。

(0)

和涣之深秋月夜书事

洞庭叶下凉飕飕,冻天顽白凝不流。

圆月拟缺不忍缺,轻露欲浮终未浮。

忆吹朱籁凤軿上,更采紫芝云峤陬。

玉楼天半几千尺,珠树玲珑悬上头。

(0)

次韵永堂

莺声未改春,叶底一蝉新。

幻境老无梦,醉乡诗有神。

整巾因把镜,懒语怕逢人。

似此衰迟者,劳君料理频。

(0)

闺词·其一

密幄香烧锦瑟横,佳人半醉觉寒轻。

忽思塞下新番曲,弹作黄芦孤雁声。

(0)

念奴娇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

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

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

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

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

后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

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发。

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0)

朝中措.客邸有感

人言楼观似寥阳。巍倚太清傍。

便有二京赋手,也须费力铺张。

客窗梦断,星稀月澹,一枕凄凉。

旧日春风汴水,□□多少垂杨。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