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星之拱所,拟月以圆称。
岭碧遥拖柳,峰图迥矗僧。
这首诗描绘了行围狩猎的壮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首句“如星之拱所,拟月以圆称”,以星月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狩猎队伍的布局,如同众星拱月般有序,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组织的严谨。
“岭碧遥拖柳,峰图迥矗僧”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山岭与树木的景色,以及远处的僧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周遮群效力,驰射各呈能”则聚焦于狩猎活动本身,描述了众人齐心协力,马不停蹄地追逐猎物,每个人都在展示自己的狩猎技巧,充满了紧张与刺激。
“灵囿天然辟,朝家奕世仍”最后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深层次,表达了这片狩猎场是大自然赋予的宝地,世代为皇家所有,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彰显了皇权的威严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狩猎的壮观场面,还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以及对权力与传承的感慨,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学的独特魅力。
空玄影外渺孤舟,不与渔翁意思侔。
万顷风涛一天雪,且看谁解下金钩。
凉飙涤残暑,霁宇蔼清气。
悠然采黄华,谁望白衣至。
江州老使君,怀人寤不寐。
清尊远送将,惊呼候门稚。
一醉得我生,五斗宁复计。
衰荣本无期,出处各有意。
醒者彼自醒,醉者彼自醉。
醒醉更相嗤,死生同一寄。
嗟嗟戏马台,千古誇胜地。
谁知柴桑翁,醉中有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