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同 颜 使 君 真 卿 开 元 寺 经 藏 院 会 观 树 文 殊 碑 唐 /皎 然 万 国 布 殊 私 ,千 年 降 祖 师 。雁 门 传 法 至 ,龙 藏 立 言 时 。故 实 刊 周 典 ,新 声 播 鲁 诗 。六 铢 那 更 拂 ,劫 石 尽 无 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故实(gù shí)的意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或事实。
劫石(jié shí)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或强行干预来改变某种局势或结果。
立言(lì yán)的意思: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六铢(liù zhū)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轻微。
龙藏(ló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的危险或力量。
鲁诗(lǔ shī)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情出众的诗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殊私(shū sī)的意思:指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相悖。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周典(zhōu diǎn)的意思:指规范、典范,也可指古代周朝的法律制度。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注释
- 万国:众多国家。
布殊私:普及无私的精神。
千年:长时间,泛指历史悠久。
降祖师:出现或降临伟大的导师。
雁门:地名,代指佛教传入的路径。
传法:传播佛法。
龙藏:指龙藏寺,代指佛教寺院。
立言:树立言论,发表见解。
故实:古代的事实,往事。
刊:刻印,记录。
周典:周朝的经典文献。
新声:新的诗歌或音乐风格。
播:传播。
鲁诗:鲁地的诗歌,这里可能特指《诗经》中与鲁国相关的部分。
六铢:指佛衣,极轻薄,象征高僧的脱俗。
那更:何必再。
拂:整理,拂拭。
劫石:佛家概念,指难以磨损的石头,比喻时间极其长久。
尽无期:完全没有尽头,永远。
- 翻译
- 万国摒弃私心,千年来传承祖师的教诲。
佛法经雁门传入,龙藏寺树立起言论的时刻。
古老的典籍记载着周朝的故事,新的诗歌之声传播着鲁地的文化。
六铢衣无需再拂拭,如同劫石般永恒不变。
-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佛教禅师和法门的颂扬,展现了自己对于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表达了对佛法传播至我国以及祖师大德的尊崇;"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则指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又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得以弘扬。
接着的"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可能是在比较佛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表明了对不同文化知识体系的融汇和认同。随后的"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历史与哲理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内心世界的构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越问·其十二句践
昔句践兮思报吴,问国政兮五大夫。
辟田野兮实仓府,访疾苦兮字幼孤。
抱冰兮握火,置胆兮坐卧。
采蕺兮与葛,侧席兮闾左。
觞酒豆肉兮必均其施,乐不尽声兮食不致味。
鸷鸟匿形兮踰一十祀,吴无稻蟹兮越有地利。
一朝兴师兮三战得志,姑苏既墟兮横行淮泗。
伯东诸侯兮贺贡毕致,赫然隽功兮又何可议。
客曰,异哉兮彼长颈而乌喙。
如其可与其乐兮,何鸱夷之远避。
送柳严州解官趋朝
一叶初秋已趣装,玺书屡下驻归艎。
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
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
书囊知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