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剥落(bō luò)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一层皮、壳或涂层脱落。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凡目(fán mù)的意思:凡事、凡人的眼睛。
寒木(hán mù)的意思:指树木在严寒冬季没有叶子,显得凋敝。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柯叶(kē yè)的意思:指树木的枝叶,比喻外貌或表面现象。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凝冱(níng hù)的意思:形容寒冷凛冽,冰冻严寒。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翳荟(yì huì)的意思:指众多才华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如同繁盛的花草丛生。
贞心(zhēn xī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忠诚心,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的心灵纯洁。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 注释
- 秋至:秋季到来。
山愈奇:山景更显奇特。
凡目:世俗的眼光。
翳荟:茂密的树木。
清峭如削玉:清朗峻峭如玉雕。
岁寒木:经冬不凋的树木。
凛不可荣辱:威严不可侵犯,不受荣辱左右。
贞心:坚贞的心志。
混流俗:混入世俗。
- 翻译
- 秋天来临,山景更加奇特,唯独不被世俗眼光所接纳。
茂密的树木被清除后,山势显得清朗峻峭,如同切割的玉石一般。
大片树林落叶凋零,唯有那经冬不凋的树木依然挺立。
雪霜凝聚,枝干叶片却始终保持着翠绿。
就像古代的君子,威严不可侵犯,不受荣辱影响。
他们坚守贞节之心,绝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的高洁情怀。
"秋至山愈奇,独不入凡目。"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秋天的山色更加清新脱俗,不为平常眼光所及。
"翳荟既扫除,清峭如削玉。" 诗人用“翳荟”来形容杂草,而“扫除”则意味着这些杂草在秋风中被清除了,山体显得格外清爽,“如削玉”则将这种清新比作精美的玉器,既形象又富有层次。
"剥落千林空,中有岁寒木。" 这两句描写了深秋时树叶脱落,一片萧瑟之景,但在这空寂中却有着经历了岁月严寒的老树,生机犹存。
"雪霜自凝冱,柯叶不改绿。" 雪花和霜气在冷风中凝聚,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装饰,即便是在这严酷的环境里,有些植物如柯树依然保持着它们的绿意,这是一种生命力与坚韧。
"犹夫古君子,凛不可荣辱。" 这里借用了古代君子的形象,表达了一种不受外界诱惑、坚守节操的品格。这“凛”字,用来形容难以忍受的荣辱,突显出诗人对名誉与耻辱的敏感和坚定立场。
"贞心以自持,乌肯混流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勉,表达了他要用自己的正直之心来保持自我,不愿意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乌肯”二字,意味着绝对不可能,这种坚定与决绝,是诗人内在品质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秋山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超然于世、坚守高洁操守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张氏子黄鹦鹉
见说黄鹦鹉,西来自氐羌。
色今分间正,天与改文章。
竟夺春鹂羽,全为汉鹄翔。
能言猩敢并,借染蜜初房。
稍挂杨丝乱,聊毸菊瓣张。
金钗翘卫女,红豆惹萧娘。
恼燕依人紫,愁鹰掠兔苍。
香拳閒铁爪,妙影闪铜梁。
江夏埋词客,秦山问上皇。
赭袍双映浅,芳草一洲长。
梦兆呈妃子,琵琶唤海倡。
性情胎戊巳,音韵合宫商。
百鸟窥应噪,孤凰见必伤。
未能求一友,差可哭三良。
老病浑如昨,新闻喜未尝。
借看如可许,香稻当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