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十八》
《己亥杂诗·其十八》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略买胭脂折枝,明窗护以璧琉璃

从中国名从主,绿比波薐红荔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中(cóng zhōng)的意思:从中指在众多事物或选择中选取其中一项或几项。

荔支(lì z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却空洞无物、不可靠。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折枝(zhé zh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衰败、落魄。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十八)》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身份认同的思考。

首句“略买胭脂画折枝”,以“略买”二字点明了对传统艺术的轻描淡写,而“胭脂”与“折枝”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常见元素,象征着古典美学。通过“略买”与“画”的结合,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在追求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应保留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次句“明窗护以璧琉璃”,描绘了一幅明亮、高雅的画面。明窗与璧琉璃的组合,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奢华,更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光芒。这一句通过视觉的对比,强调了知识与美的守护,以及它们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后两句“物从中国名从主,绿比波薐红荔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物从中国名从主”强调了身份与归属感的重要性,即无论身处何方,都应坚守自己的文化根源。后半句通过“绿比波薐红荔支”的比喻,将自然界的颜色与文化符号相联系,暗示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相互融合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黄遵宪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个人身份认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盼信

窗前风竹敲寒玉。回文不寄飞鸿足。立尽小花廊。

归鸦影过墙。新诗和恨续。徙倚红阑曲。

尘积旧琵琶。羞歌玉树花。

(0)

木兰花慢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冰轮常缺亦常圆。

千古总依然。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

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

(0)

忆秦娥.月夜忆亡女引庆

牵裙别。欲行还止心摧折。心摧折。

罗衫袖渍,衷肠泪血。倚门目断鱼书绝。

惊闻已逐波流月。波流月。空悲老我,双鬟垂雪。

(0)

烛影摇红.望远

一上高楼,夕阳影里无穷路。

冷烟衰草送秋时,曾记临岐语。归信莫教轻误。

恨西风、偏成间阻。虚窗促织,别院寒砧,总添愁苦。

过尽征鸿,踟躇没计传衷素。

织将锦字又模糊,颠倒难重数。小月花梢微露。

镜台前、暗窥眉妩。玉箫声断,金鸭香寒,梦回谁诉。

(0)

长相思·其二秋词

日如梭。月如梭。但觉流光镜里过。渐看双鬓皤。

愁也磨。病也磨。凉夜西风吹薜萝。模糊秋梦多。

(0)

浣溪沙.清明

静掩妆楼不踏青。断肠时节是清明。

又听墙外卖饧声。

杨柳有情常怨别,桃花命薄易飘零。

依人燕子尚多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