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濠》
《南濠》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háo
sòng / fāngxìn

jīngyíngyóujiùyáoláiwǎngdānrénchènhǎicháo

fēngyǎnqiánsuǒyángzhōuèrshíhóngqi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歌谣(gē yáo)的意思:歌谣是指一种流传民间的短诗歌形式,用于传递特定的信息或故事。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红桥(hóng qiáo)的意思:红桥是指红色的桥梁,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交通枢纽或重要的关口。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注释
经营:管理运营。
犹记:仍然记得。
旧歌谣:过去的歌谣或传统。
舟人:船夫。
趁:趁着。
海潮:海上的潮汐。
风物:风景事物。
眼前:眼前所见。
何所似:像什么。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二十四:指数量,可能象征着繁华或特色。
红桥:红色的桥,可能是当地著名的地标。
翻译
依然记得过去的歌谣,
来来往往的船夫趁着海潮忙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怀旧情怀与自然美景的交织。开篇“经营犹记旧歌谣”表明诗人对于过去事物的记忆犹新,尤其是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则展现了水乡生活中的活跃景象,人们乘坐小舟在波涛中穿梭。

“风物眼前何所似”一句,是诗人站在当下,回望过往的感慨。这里,“风物”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光和世间万物,而“何所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在景象与记忆中画面之间相似之处的探寻。

最后一句“扬州二十四桥”,则是具体的情感寄托。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二十四桥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地理标志,也承载着无数诗人墨客的赞美与情思。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抒发怀旧之情的具体对象。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四

经过七里泉声热,欲洗袈裟未有尘。

前者何曾是山水,从兹无所不精神。

松阴短短露双塔,梵宇峨峨见一人。

却喜冻桃初摘下,石坪分啖不辞频。

(0)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其二

自来不肯常安住,但有茅遮便暂栖。

鸟突寒烟寻别树,风吹残雪度前溪。

沙弥欢跃面多垢,耆旧威仪首尽低。

最爱近村好兄弟,松花和蜜贱如泥。

(0)

诸公送余出郊心公诗先成赋和

平生不作有情别,此日河桥泪欲垂。

共是异乡愁独往,非关绕树叹无枝。

因君马上临岐句,添我山中静夜思。

衰病况兼寒雪重,春来杖屦未须期。

(0)

浴佛日寿陈令君二首·其二

现身仍是旧王宫,荒草颓垣不厌穷。

户口疑从兜率下,威仪尚与汉官同。

量晴较雨推新政,翻贝寻僧本素风。

云水满堂春满野,乐郊今在大关东。

(0)

千个何曾羡大悲,通身皆是顶门奇。

勘残佛祖难留髓,看到人民便皱眉。

百劫春光宁转瞬,两行寒泪每交颐。

嵯峨石壁几穿破,笑杀西来碧眼儿。

(0)

雨中赠老翁

不知老翁有何好,大雨还令我到门。

匪独黄沙亲佛子,每因青草念王孙。

世人空自金银死,似尔偏生藜藿尊。

从此土床留一尺,频来礼数莫须烦。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