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岭隔谷罢谁是,便冒霢霂催龙媒。
时忽飘丝时忽止,光怪千峰难状拟。
劲羽虽湿亦能飞,骇鹿欲藏还瞥起。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骇鹿(hài lù)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恐的样子。
和门(hé mén)的意思:指夫妻和睦、家庭和睦。也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猎骑(liè qí)的意思:指追捕敌人、追求敌人的骑兵部队。
龙媒(lóng méi)的意思:指能够传递信息或传达意愿的媒介。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应弦(yīng xián)的意思:指乐器弦上的音符被弹奏后,立即发出声音,比喻对号入座,应声而动。
雨衣(yǔ yī)的意思:雨衣是指用来防雨的衣物,比喻能够保护人们免受外界困扰或危害的事物。
雨信(yǔ xìn)的意思:雨信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言行可靠可信,就像雨天给人带来的好消息一样可信赖。
咋舌(zhà shé)的意思:咋舌意为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形容惊讶到了极点。
张弛(zhāng chí)的意思:形容紧张和放松交替进行,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狩猎的场景,充满了动态与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的变幻莫测,从“炎蒸为雨信有哉”到“时忽飘丝时忽止”,描绘了雨从炎热转变为清凉的过程,以及雨势的时大时小。通过“劲羽虽湿亦能飞”、“骇鹿欲藏还瞥起”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雨中动物的反应,既有猎人的紧张与兴奋,也有对生命的敬畏。
“应弦馥中万人喜,厄鲁咋舌衔其指”则表达了狩猎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捕获过程的激烈与危险。最后,“雨衣宜瓦非所知,南北之强异张弛”则可能在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狩猎的不同方式与技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雨猎的壮观与刺激,也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狩猎技艺的赞美,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茫茫元气虚空鼓,长波汗漫蛟龙舞。
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护仙府。
秀灵磅礡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
遂有宝气摩青苍,知是奎星堕沙渚。
雷电追取敕神丁,冰霜雕锼运鬼斧。
合则成璧分如圭,圆成应规方就矩。
藓斑隐跃渍璘璘,螺文屈曲旋楚楚。
或如端溪鸲鹆眼,或如炎州翡翠羽。
苍然古色露精坚,秀绝清姿工媚妩。
几案有时烟云供,光怪犹作蛟龙吐。
底用珊瑚采铁网,那复夜光誇悬圃。
我来海外搜奇材,谁料眼中尽尘土。
尘土尘土何足数,此石莫共匣剑处。
惟恐神物不自主,夜半飞腾作风雨。
赖有贤司牧,劝民相赈贷。
亟发义仓钱,户口资零碎。
碾米借营仓,平粜付阛阓。
劳劳相慰藉,教民且忍耐。
些许奚足恃,家家食海菜。
海菜亦可食,须杂薯与米。
苟无薯与米,食之病且癠。
肢体日浮肿,耳目日昏眯。
渐与鬼为邻,救死恐莫递。
况自秋徂春,瓶罍罄如洗。
卖儿无人收,卖女空泣涕。
朝朝望海天,伏地首九稽。
海舟其速来,皇恩尚可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