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奔凑(bēn còu)的意思:奔走或匆忙地赶往某地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磴道(dèng dào)的意思:指山路上的阶梯道路。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俯听(fǔ tīng)的意思:低头倾听,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高耸(gāo sǒ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建筑物高大挺拔,耸立于众物之上。
高鸟(gāo niǎo)的意思:指地位高、能力强的人。
宫馆(gōng guǎn)的意思:指宫殿和府邸,也用来比喻豪华的住所。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鬼工(guǐ gōng)的意思:指做事拙劣、技艺低下的工作。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觉道(jué dào)的意思:指通过观察、体验或思考而获得对事物本质、道理的认识和理解。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胜因(shèng yīn)的意思:指导致胜利的原因或因素。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四角(sì jiǎo)的意思:指四个角落或四个方向。
天宫(tiān gōng)的意思: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极高的地位或美好的境地。
听闻(tīng wén)的意思:听到消息或传闻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五陵(wǔ líng)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离开京城后,回到故乡安享荣华富贵的生活。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涌出(yǒng chū)的意思:迅速而大量地涌现或涌出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塔势:塔的气势。
涌出:如泉涌般生发。
孤高:孤独而高。
天宫:天上的宫殿,比喻极高之处。
登临:登高到达。
世界:尘世,世俗社会。
磴道:石阶小道。
虚空:天空,这里指高处。
突兀:突然而起,形容高耸。
神州:中国,泛指中华大地。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塔的雄伟。
鬼工: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高超,非人力所能为。
四角:塔的四个角落。
碍:阻挡。
白日:白天的光线。
摩:接近,接触。
苍穹:天空。
下窥:从上往下看。
指高鸟:指点飞鸟,形容视线之高远。
俯听:低头倾听。
惊风:猛烈的风声。
连山:连绵不断的山。
波涛:波浪,比喻山势起伏。
奔凑:奔跑聚集。
朝东:朝向东方。
青槐:青翠的槐树。
驰道:古代供车马疾行的大道。
宫馆:宫殿与馆舍。
玲珑:精巧细致。
秋色:秋天的景色。
关中:古代地域名,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区,这里代指皇陵。
北原:北方的高原或平原。
青濛濛:形容雾气蒙蒙的样子,这里指景象幽静深远。
净理:佛教的清净真理。
了可悟:完全能够领悟。
胜因:善因,好的原因。
夙所宗:历来尊崇的,一直以来信奉的。
誓将:发誓将会。
挂冠:辞官,离职。
觉道:觉悟的道路,修行之路。
资无穷:资源、助益是无穷无尽的。
- 翻译
- 塔的气势如同泉涌般生发,孤独而高耸直指天宫。
登临其上仿佛超脱尘世,石阶小道盘旋于虚空之中。
它突兀地镇压着神州大地,峥嵘的模样好似鬼斧神工。
四角伸展阻挡了白日光线,七层之高几乎触及苍穹。
从塔顶向下看能指点飞鸟,低头倾听则是风声惊人。
连绵的山峦如同波涛起伏,奔腾汇聚似乎朝向东边。
青翠的槐树夹着宽阔道路,宫殿楼阁何其精致玲珑。
秋色自西而来,深沉地弥漫在整个关中地区。
五座皇陵位于北原之上,万古以来都青烟蒙蒙。
清净的佛理完全能够领悟,殊胜的因果是我历来尊崇的信仰。
发誓将辞官而去,觉悟的道路上资源是无穷无尽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佛塔,其形态如同潮水涌出,高耸入云,与天宫相接。登上此塔,可俯瞰整个世界,脚下的磴道仿佛盘旋在虚空之中。塔身巍峨,似乎要压迫神州,其精工的构造宛如鬼斧神工。四周的白日被高耸的角度挡住,而七层楼阁则直达苍穹的天际。在这样的高度下俯视,可见高飞的鸟儿,倾听之时,竟闻到惊鸿般的风声。
诗中还描绘了连绵的山脉如波涛一般奔腾向东,而青翠的槐树夹道而立,宫馆建筑玲珑剔透。随着秋色从西方来临,整个关中之地被染成了苍黄之色。在五陵北原之上,万古以来,山色依旧幽深。
诗人通过这番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与悟性,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誓言将要挂冠而去,意味着退出尘世,归隐山林,而觉悟之道,则是无穷无尽的。
岑参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郎神·炎光欲谢
炎光欲谢,更几日、薰风吹雨。
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
灌口擒龙,离堆平水,休问功超前古。
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
新府。
祠庭占得,山川佳处。
看晓汲双泉,晚除百病,奔走千门万户。
岁岁生朝,勤勤称颂,可但民无灾苦。
□愿得、地久天长,佐绍兴□□□。
瑞云浓·睽离谩久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
依旧当时似花面。
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
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
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
可更余音寄羌管。
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曾见。
度已无肠,为伊可断。